谈到日本、日本产品和日本人,想必很多中国人是如下的感觉:
——对日本,感觉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国土狭小却干净、整洁、有秩序,在日本,万事万物都有“道”,而且日本是一个盛产“匠人”的国度;
——对日本产品,感觉更是没话说——2015年蜂拥而至日本狂购日本马桶盖的中国消费者,揭开了中国消费者在日消费的新高潮,一直对中国制造业潜心关注的财经媒体人吴晓波不无感慨地说: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求助于外,到陌生的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业里,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对日本人,感觉就是工作严谨、认真、细致、敬业,是一群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人,“工作狂”是一抓一大把的;而且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日本人屡屡被评为世界上最有礼貌的国民,看来此言不虚。
这个在历史上与中国恩恩怨怨、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些年与中国屡生龃龉,而在这几年政冷经热的大气候下,中国游客游客赴日旅游人数屡创新高,来自上海的赵斌玮、穆知两位青年带着种种疑问,踏上了全身心“去拍、去采、去感受”的征程,实地考察了东京这座历史名城的细部,之后写就了《我还是喜欢东京》这部图文并茂、非常卡哇伊的游记。
两位行者从日本的环境保护(如垃圾分类)、对残疾人和母婴关怀、超市购物、洗手间、道路交通、医院看病、安全驾驶、图书馆服务、公共安全AED、日本料理、人性化设计等等细处关注东京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一个核心词就是:细节。
例如,对于中国来说原本难登大雅之堂的所在——厕所,在作者眼里却别有一番境界,在“日本人最在意的一块圣地——洗手间的细节”部分,作者的文字妙趣横生、意境优美,体现了日本人精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以人为本的关照:
万物有神的日本,也有厕神。歌手植村花菜将《厕所女神》唱响红白歌会。
厕所的气味含有一种令人依恋的甘美记忆,是安神的最佳去处。
细雨丝丝,雨水滴滴。哦,厕所还可以用来冥想。
最可以歌赋风流的非厕所莫属——谷崎润一郎如是说。
花一万多人民币买个高科技马桶也算爱国情怀的话,那么在马桶上再设计一个细节,更属爱国情怀了。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日本人能把细节做到这等地步,实在是让“随便”惯了的国人汗颜。
全书中像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比比皆是,包括李长声等知名旅日华人作家也每每感慨日本细节带给他们的震撼,例如李长声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细节呈现国民性,而所谓国民性,积习而成,说高了就是教养或修养;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
书中林林总总的东京细节,不禁引人深思,日本何以至此呢?
深见东州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日本人,这样深刻解释日本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根源(参见(日)深见东州著、宋勇庆译,《走进日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日本《古事记》“序言”表明,所有神道世界的可敬成员都在工作。实际上,日本人深信工作本身就是神圣的,在神道观念里生命等于工作。“命”这个词,既意味着“生命”,也意味着“使命”。因此,我们的生命与我们被派遣到这个世界所要完成的使命是同义的。
——对日本人来说,神灵不是一个遥远的崇拜对象。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在我们集中全力执行使命时。在我们尽心尽力于社会的成长和发展时,我们的心灵就会放出生命之光。神灵看到这亮光就会知道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好,就会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和我们并排工作。即使是今天也如此。你工作,神灵就会与你同在。你游手好闲,神灵将与你无缘。
——生存就是工作。不工作的人生将毫无意义。日本人常说“要感谢任何一个让你必须付出一切的工作”。努力工作是一个非常愉快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我们与神灵交流,为神灵而活,与神灵共生,因神灵而生。正是因为这种神道的意识形态,日本人在努力工作中发现真正的快乐和意义。工作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
西语云:God Is In The Detail(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据说与米开朗基罗、福楼拜都有关联,而且与萨特的名言“魔鬼的魅力在于细节”异曲同工。作为诸神护佑(据说有八百万之多)的日本,也有名言:“神は細部に宿り給う”——“神就居住在细节之处”,这句话和日本土生土长的神道教密切相关。
2008年日本文化厅发布的全国宗教信徒调查报告显示,神道教在日本国内约有1亿600万人的支持者,占日本人口比例的85%,发源于原始信仰的神道教扎根于数千年的日本文化,并渗透于日本人的现实生活中。(参见王青:《神道教与日本型伦理道德观念的演变》,载于《哲学研究》2014年05期)。
作者在东京司空见惯的日本人对于细节的在意,看来和日本人民信奉的神道教密切相关。笔者与一位日本朋友聊天时,对方很诚恳地说,“神は細部に宿り給う”不是一个外来语,而是日本的“土特产”,因为八百万众神与日本人朝夕相伴,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山一水,万物皆有神佑,每一个人也都有神佑,因为与神同在,所以,日本人在工作中乃至在日常生活中,在细节上要求严格以至“严苛”,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源出于此。
美轮美奂的《我还是喜欢东京》,掩卷更让人沉思。
(订购)
赵斌玮、穆知:《我还是喜欢东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版。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