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隆平院士题赠郭久麟教授

《袁隆平传》,郭久麟/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定价:56元(平装),68元(精装)
编者按:袁隆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也是西南大学的杰出校友,曾在重庆求学多年。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他在杂交稻、超级稻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大量荣誉,从国内外科学界,到普通民众,袁隆平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袁院士锲而不舍、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他对人生、事业执着追求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许多人。著名传记作家郭久麟教授花费数年时间,多次采访袁隆平院士,并走访袁院士的同事、助手、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完成了这部厚重的《袁隆平传》。
《袁隆平传》详细描写了袁隆平在抗战烽烟中逃难到重庆,在重庆求学的经历,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而走过的艰辛而坎坷的创造历程和取得的卓越贡献,以精彩的故事和细节,表现了袁隆平的爱情、婚姻、家庭,塑造了袁隆平崇高又平凡、卓越又纯朴的形象。
在庆祝西南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10周年之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袁隆平传》,并将于4月17日下午在西南大学礼堂举行首发式。中国工程院、西南大学有关领导及袁隆平院士、《袁隆平传》作者郭久麟教授等将出席首发式。
“既然地球上最高贵的生活总是人的生活,因此那些有关人的生平的文学必然总是最高贵的文学;既然个别人的生平必然总是具有不属于任何人类团体的独特性和趣味性,因此传记必然总是具有任何其他种类的历史无可匹敌的魅力。”英国学者菲力甫斯·布鲁克斯在1886年论述有关传记文学时如此说。不难看出,有关对那些“个别独特人”的生平的传记写作,是一种属于具有特殊魅力的“高贵文学”。
其实,真正高贵的是传记的对象——那些具有超越于一般人的“个别人”,他们的生命事实就是与众不同,异常高贵,值得人们敬仰。比如拿破仑、普希金、爱因斯坦,比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像闪烁光芒的星星一直在温暖我们的理想与精神!这样的人的身上所具备的无可匹敌的魅力,总是在鼓舞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而就在我们眼前的那些“个别人”,其实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更大。比如像我国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是第一位的大问题,谁能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谁就是最伟大和最了不起的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几乎都绕着一个“吃饭”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想得最多的事也是如何解决几亿百姓的吃饭问题。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中央的无数个“一号文件”也是解决与“吃饭”相关的问题。可见,吃饭问题多么重要!对中国如此,对世界也是如此。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因为没有饭吃而常感饥饿。现在似乎我们再不用为粮食发愁了,因为有一个人做出了伟大贡献,他因此也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成了与大科学家钱学森一样受到特别尊敬的人,这人便是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他是让我们全中国百姓和全世界人都感到骄傲、自豪的了不起的人。
现在,我的手上就有一本《袁隆平传》。读着它,我很激动和感动,因为袁隆平这个人是我和许多人特别尊敬的当代伟人——平民式的伟人,知识分子中的伟人,父亲一般亲近的伟人!
“真正的传记,是从人类纪念前辈、怀念英雄、实现自我的天性中产生的最古老的文体之一。它是人类用笔为自己建造辉煌的纪念碑。”这话是《袁隆平传》的作者郭久麟先生说的,是他的专著《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的开篇。郭久麟先生是中国当代集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于一身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专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著有十余部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传记作品。我很敬重他。
袁隆平先生靠个人的科学天分与奋斗精神,靠他的团队力量,给予了我们无数生命得以生存的可能,还有比这更伟大的吗?为这样的人立传,自然是作家的天职,文学的责任,历史的使命。郭久麟先生以他七十有余的高龄完成了对一位当代大科学家的激情抒写,我认为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首先它的意义在于为袁隆平这样的人写传,传扬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饱含了对国家、对人民和对民族的深厚感情;其次是这种精神里有一种科学家的“中国梦”的强烈色彩,袁隆平追求杂交稻的成功之路,正是这种完美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更重要的是袁隆平的人生境界里,包含了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正直、执着、无私、奉公、坦荡、朴实等美德,而这正是“传记文学”所要表现的“最高贵的生命”的光芒之所在。郭久麟先生选择的立传对象与立意和境界,令人敬佩。
郭久麟先生是当代中国传记作家中的先行者,早在1976年时他就开始动笔从事传记创作。40年来,他笔耕不辍,勤奋努力,为周恩来、陈毅、吴玉章、罗世文及柯岩、雁翼、梁上泉等名人名家写过传,他又致力于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是我们熟悉和有影响的传记理论家。令我敬佩的是,他在古稀之年,不但在袁隆平从小学到大学求学的第二故乡——重庆深入调查采访,而且还多次远赴三亚、长沙等地,不辞辛劳,去追寻袁隆平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足迹,探访袁氏的祖辈,并深入采访袁隆平的助手、同事和学生,这一点值得许多年轻传记作家学习。文学是人学,为人立传之作,是人学中的杰出人学,因此写作者的态度决定着作品的高度与质量。郭久麟先生广泛搜集整理资料和精心构思立意,为《袁隆平传》打好了基石。今读其作,果然是部好作品,是众多“袁隆平传”中的一部可以留下来让读者回味和感动的优秀的正传。
写一位大家熟悉的科学家,并非易事,能不能写出点新鲜东西和写得真实生动,是非常难的事。然而郭久麟先生的《袁隆平传》我看得津津有味。首先是他把袁隆平一生展现得十分清晰、生动感人;其次是把袁隆平先生的精神世界展现得彻骨彻悟、入木三分;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郭久麟先生的此部传记行文角度很独特,是以对话式的第二人称来叙述袁隆平的人生与经历,读来很新鲜、亲近、贴切、顺眼、入耳,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文笔的细腻深入,洋洋洒洒近50万字,把袁隆平一生的东西都“挖”到了极致,这不容易。郭久麟在《袁隆平传》中对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矛盾冲突,他的爱情婚姻,他到国外推广杂交水稻,人情世故,都写得真实细腻,对他遇到的失败挫折,一点儿不回避,这也使得这个“袁隆平”很真、很亲,也就更可爱、更可敬了。相信读者和我一样,会特别喜爱这部《袁隆平传》,因为它较其他一些传记中的“袁隆平”更真实、更全面、更精彩。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
大师情怀 百姓心态
他热爱生活,喜欢用小提琴演奏黑人音乐,酷爱在嘉陵江里游泳;他和普通人一样,感情上经历过痛彻心扉的失恋,科研上遇到过不知所措的迷茫;他已86岁高龄,却依然坚持经常下田察看水稻生长情况,始终坚守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他是袁隆平,一位伟人,却始终称自己是一个农民;他不追逐名利,却铸就了辉煌的人生。他的一生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袁隆平传》会给你答案。
异常珍贵的照片、文字,值得收藏。传记收入了袁隆平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拟招为飞行员等珍贵照片,他给西南大学学子的题词、他谦逊朴实的演讲稿、他给妻子的多封家书等珍贵的文字材料,数量繁多,内容完备,具有收藏价值。
精彩的情节、丰富的细节,激励人生。传记再现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首次披露了他在重庆从读小学到大学的细节与经历;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袁隆平为杂交水稻研究走过的艰辛坎坷的创造历程;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袁隆平的爱情、婚姻、家庭,展现出他丰满纯真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可尊可敬又可亲可爱的袁隆平。
一代伟人的成功经验总结,引人深思。传记追本溯源,用一整章的篇幅客观论述了袁隆平获得成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深刻揭示了他成功的秘诀,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一苇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