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抓住了一个要害,讲清了一个道理——《苏共亡党十年祭》评介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抓住了一个要害,讲清了一个道理——《苏共亡党十年祭》评介
邱实
2002-07-04 11:02:59  来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疑是国际共运的重大挫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共产党人的深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剧变?尤其是拥有15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具有70多年的执政经验、掌握了世界上第二个超级大国的苏共为什么会一朝崩溃、苏联会一朝瓦解?十余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得出了种种答案:或认为苏共长期拒绝改革开放,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停滞和落后,因而亡党;或认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因而亡党;或认为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政策的结果;等等。但有一点人们谈得比较少——“这就是苏联共产党不仅是被美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所搞垮,也是被它一直宣称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上述观点是《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的主要论点,该书是经济学家、苏东问题专家黄苇町的新作,江西高校出版社新近推出。全书16万字,并配有数十幅照片,用事实说话,用比较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这一论点,揭示了苏东剧变的奥秘。我认为该书抓住了一个要害,讲清了一个道理。读读该书,会获得诸多启迪。

该书通过回顾历史,然后尖锐指出:“每当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祖国面临危机时,都有千百万人挺身而出,都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化险为夷。但是到1991年,到了亡党亡国的紧急关头,当年没有因为恐怖和饥饿而离开党的人民在哪里呢?在生死考验面前奋不顾身的党团员在哪里呢?无往而不胜的红军又在哪里呢?导致这个党创业时的辉煌和谢幕时的凄凉的最主要原因,只能从它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变化中去寻找。”(第21页)

该书披露了这样一组数字:苏联解体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1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1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第67页)那么,当这个党的领导机关处于生死关头时,当然得不到人民的援助了。事实上许多人早在诅咒并盼着这个党死亡。而苏共内部的腐败份子,也希望尽快脱去束缚他们的手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外衣,以便将非法所得合法化。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那么苏共亡党还有什么可惊奇的呢?

不久前,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因此,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思考苏东剧变,解释剧变之谜的钥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从苏东剧变中获得的最重要的教训。而《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人们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三个代表”正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啊!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7.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