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5月10日电 5月10日,陆川县乡土教材《保护母亲河》和《乡村文明》出版发行仪式在首府南宁举行。这两部乡土教材由陆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编,陆川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编写,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陈若航介绍说,陆川县乡土教材《保护母亲河》和《乡村文明》主题鲜明,结构简洁,内容丰富,注重严谨性、科学性,语言文字较为平实、精练;同时,编写手法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较强可读性。
陆川县母亲河——九洲江流经广西陆川、博白两县以及广东省的廉江、化州两市,是上下游地区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之源。在治理和保护母亲河行动中,陆川县重视一手抓治理、一手抓教育,组织编写出版了乡土教材《保护母亲河》,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全县广大中小学师生免费发放。2015年7月,《保护母亲河》编委会根据有关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对该书进行修订改版,形成小学生版、中学生版。该书出版后,在陆川县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广大师生通过该教材的学习使用,逐渐改变各种不良习惯,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养,为母亲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和环境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陆川县委、县政府在《保护母亲河》编写出版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乡土教材的特色优势,于2016年5月又组织编写了乡土教材《乡村文明》一书。该书注重从思想文化层面、从精神文明高度来破解影响陆川乡村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难题,是陆川县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部署,并推动“美丽乡村”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转型升级的一项举措。
《乡村文明》一书以“美的理念”为主线,以“乡村文明”为视角,分门别类介绍陆川乡村的15项文化形态,侧重挖掘其中美的、具有现代文明价值的养分。许多优良传统,诸如“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敬畏自然、尊老爱幼、惜物惜面”等,至今仍然值得现代人吸收借鉴、发扬光大。全书具有知识介绍、观念引领、思想教育的功能,将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免费进入全县中学课堂,并向全县各机关单位、镇村免费赠阅。
教材审读专家代表、南宁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雄章认为,以乡土教材形式开展环境治理和乡村文明建设,在广西区内外并不多见。陆川县委、县政府站在时代高度、紧扣时代脉搏,重视思想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从教育入手,以乡土教材为载体,培育广大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并通过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起社会共识,推动陆川广大城乡地区生态环保、文明进步。《保护母亲河》和《乡村文明》两部乡土教材视域广阔,立意高远,为全区乃至全国县域乡土教材的编写做了有益探索。
本文原载于《人民网》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