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科学出版社《幼儿园:教什么?怎么教?——“耶鲁一期”美国研修手记》书摘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教育科学出版社《幼儿园:教什么?怎么教?——“耶鲁一期”美国研修手记》书摘
2016-06-16 08:39:13  来源: 百道网 
 

【书摘】“耶鲁一期”是一群幼儿园园长的代名词。32位中国的幼儿园园长和幼教管理人员赴美参加“耶鲁大学中国高级幼儿园管理人员研修班”,进行为期15天的培训、学习。本书记录的,是园长及幼教工作者们研修期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第一手学习心得,生动真实,质朴深刻,值得愿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生命基础的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细细品读。(以下内容节选自《幼儿园:教什么?怎么教?——“耶鲁一期”美国研修手记》书摘)

《幼儿园:教什么?怎么教?——“耶鲁一期”美国研修手记》订购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华蓉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教师也游戏

走进一个中班,在教室的操作区,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全神贯注地玩胶泥,用模型做着不同形状的水果,安静而专注。旁边是一位同样专注的老师。看到进入教室的我们,老师抬起头,微微一笑,没有停下手上搓着的胶泥。她安静地玩着胶泥,似乎沉浸在胶泥的快乐中,只是不时关注一下身边的孩子:看孩子选胶泥的颜色,看见孩子第一次用模具在胶泥上总是按不出图案时,老师自己没有停下来,也没有在旁边着急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或者帮孩子做,而是等着孩子第一次做的动物模型出来后,默默把孩子的作品放在自己面前。孩子停下来,看着老师。这位老师借来孩子的模型,将胶泥平整好,夸张地、似乎使出很大的劲将模型放上去按了又按,再用眼神示意孩子来按一按,孩子也用小手在上面按了按。老师再把模型拿开,一个可爱的苹果出现了,孩子欣喜地笑了,老师也笑了。孩子再看看之前自己做的苹果,若有所悟,拿回模型开始第二次自己玩。这一次,孩子的力气大了一些,模型拿开后,小苹果出现了,小男孩快乐起来。老师看见孩子,会心地笑了,但她的一双手没有停止,一直在安静地、从容地玩着胶泥。

我一直看着他们,很感动。感动这位老师能如儿童般沉浸在胶泥游戏中,如果连老师也不喜欢游戏,她能带着孩子一起快乐游戏吗?感动这位老师的从容、安静,对孩子如何玩,没有教条,没有语言,只有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教化无痕吗?

温和而又讲原则的园长

在一所幼儿园,我们跟着胖胖的园长一起参观。园长先在类似幼儿园大厅的地方介绍了一下幼儿园,然后把我们一行分为两组。我们是园长带引的这一组。每到一个班级,园长总要让我们在门口等一等,她先进去征求老师的意见。原以为园长会主动向我们介绍班级、老师的情况,没想到园长进班后就与孩子交流起来。如果孩子在做游戏,园长会在旁边适时鼓励孩子,如果孩子在画画,她就专注地欣赏孩子的画作。孩子们看到园长,也没有惊恐,似乎是和非常熟悉的人的平常见面。

在中班时,园长来到孩子的戏水区,一个小男孩附在园长耳边说了一句什么,她笑了笑,愉快地拉着孩子的手,径直去了洗手间。我跟随来到了洗手间,原来是孩子要上厕所,园长等到孩子自己上完厕所、洗完手后,再把孩子带回戏水区。

每到一个教室,园长会在门口告诉我们“这个教室可以拍照”或者“这个教室不能拍照”。当我们问到为什么某些教室不能拍时,她说,小班以下的班级是不能拍照的,担心相机的闪光灯会影响孩子。在一个婴儿班(这个班的孩子是半岁到1岁的),我们进了教室后,看见一位老师抱着孩子在一起玩,孩子可爱极了,老师也平和而安静。我们悄悄征求老师的意见,想和老师及孩子照个相。“Stop,Stop!”听见一声大叫,我们赶紧转过头,看到园长生气地冲过来,和老师开始说什么。园长很严肃,老师也在不停地说着。我们很尴尬,为自己不守规则而难为情,也为园长的原则性而佩服。

每离开一个班级,园长总会跟老师说“Thankyou”,再轻轻关上门。园长对教师的尊重,对孩子的尊重和关注,让我们佩服。园长的关注点在哪里,学校的发展就在哪里。园长这种平和、真正尊重孩子的管理方式让我们深思。

单独约谈

路过一间办公室,我们看见一位老师与一位妈妈在里面说着什么,老师桌上摆放着一些孩子画的画儿和一些记录本。通过与园长交流,我们知道这是小班固定的家长约谈时间。

固定的家长约谈时间?怀着好奇查阅了资料,我才知道,美国幼儿园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尤为注重个别沟通,家长与幼儿教师的约谈已形成制度。这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家园沟通方式,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约谈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的。

约谈前,幼儿教师与家长双方都要做准备。在交谈中,幼儿教师通常简要、全面地汇报孩子这段时期在园里的表现,着重谈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展示孩子的作品,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家长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入园后或近来的变化与长进、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园里的希望。双方共商下一阶段具体的教育目标与措施,以便共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其实,像这种教师与家长单独约谈的方式,我国幼儿园也在实行,只是我们没有制定标准,更没有规定每学年教师至少与每位家长约谈一次。我们常常约见特别“突出”的孩子的家长,对大部分“中间地带”的孩子,老师关注不够,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停留在接送孩子的匆匆之间。每年至少一次的、双方有准备的家园约谈值得我们深思。

哈佛校园小小动物角

漫步在哈佛的校园里,穿过一排排低矮简约的红色楼房,来到一个宽阔的广场。在广场旁的一个草坪上,有两个临时围起来的小栅栏,形成一个临时的宠物角,里面有小猫、小鸡、小鸭子……栅栏里熙熙攘攘,有的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有的是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在和小动物玩,还有的是路过的哈佛学子们抱着小猫、小狗,或席地而坐,或蹲着,或站着,或与家人交流,或与小动物窃窃私语,或与旁边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一起喂着小动物。人与人、人与动物相处得那么和谐而温暖……

我很纳闷,在哈佛的校园里,怎么会有小动物在随意撒欢呢?还有这么多人围观,难道学校的工作人员不会干预吗?旁边恰好有一位中国妈妈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可爱的小男孩,我赶紧去请教。这位妈妈说,哈佛附近居住的家庭会在周末带着自己的孩子和饲养的小动物来这里,让小朋友和小动物都互相交流。小男孩在栅栏外看了好久,缠着妈妈说:“妈妈,我想进去。”妈妈抱起孩子进入栅栏后,孩子可高兴了,与栅栏里的孩子们很友善地玩起来。

看着这热闹的哈佛校园一角,我想,这种家庭间关爱小动物的交流,大学校园的开放,让这里生活的人和动物都很幸福。

来源:百道网 2016年6月16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