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郁雨君:每本书都有它的灵魂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辫子姐姐水晶心语系列套装》 - 名家访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名家访谈
郁雨君:每本书都有它的灵魂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辫子姐姐水晶心语系列套装》
岳尚华
2016-08-17 14:18:27  来源: 百道网 
 

《辫子姐姐水晶心语》是郁雨君的早期作品,也是她所有作品中最有生命力、主题最深刻的作品,读来另有一番滋味,有时候甚至是“好笑”的。这和她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当百道网就这套书采访她的时候,她侃侃谈起她的创作体验和她自己的故事。


提到郁雨君,很多孩子都不陌生,他们亲切地叫她“辫子姐姐”。辫子姐姐名副其实,有一条长长的辫子。她本人和照片一样,很有亲和力,笑起来温婉明亮,眼里透着小小的生动,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

《辫子姐姐水晶心语》是郁雨君的早期作品,也是她所有作品中最有生命力、主题最深刻的作品。每本书涉及不同的主题,有爱、有孤独、有死亡,虽然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却并不沉重,读来另有一番滋味,有时候甚至是“好笑”的。这和她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当百道网就这套书采访她的时候,她侃侃谈起她的创作体验和她自己的故事。

《辫子姐姐水晶心语系列套装》订购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郁雨君 著,国开童媒 编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百道网:《辫子姐姐水晶心语》这套书是重新修订出版的,相较于其他作品也更有深度,为什么选这几本书再版?

郁雨君:在我写的作品里,这套书是最有生命力的,最有力量的。每本书关照的主题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灵魂词。

《十三岁的秘密》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不是一个特别自恋的作家,回看自己写的作品时有时候会有一点羞涩,有不好意思再看的感觉。但唯独这本《十三岁的秘密》每读一遍都会哭得泪流满面,因为这本书是我所有作品中提问最深刻的一本。

当孩子从儿童期进入少年期的时候,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有非常大的转折,他们会追问一些和生命相关的很本质的问题,会朦朦胧胧地睁开眼去碰触现实。这本书非常勇敢地直面了这些问题。

我是在江南水乡长大的,这本书的背景也是我熟悉的江南水乡,所以行文里很有江南气息。江浙一带有一个很小镇,每当女孩13岁时会举行成年礼,我就想把成年礼作为主题贯穿在一个小女孩的故事里。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这个女孩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女孩为什么要漂亮,大人为什么结婚了要离婚,老人为什么会孤零零地死。围绕这三个问题,我写了这本书。

她有龅牙,在女孩的世界里这是天塌下来的事情,拥有一口漂亮整齐的牙齿就成了她单纯的信念,她非常执着要去实现,中间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历程。

她本身还是一个留守儿童。爸爸和妈妈到城市做生意了,和乡下的外公相依为命,后来又不得不寄宿在镇上一个老师家里,。

她和外公相处的情节线是最动人的。她是一个小而无力的生命,外公是一个老而无力的生命,两人互相依赖,有很深的感情。为什么写外公这个形象?因为在中国乡村老人是非常无力的群体。我小时候认识一个伯伯,他老了以后子女不管他,后来他得了绝症,就从子女家里偷钱买了一块很好的有香味的木头做成棺材,子女知道以后要卖掉。为了保住棺材,做了一个很决绝的行动,就是天天睡在里面,在木头的香味道里他睡得居然特别安心。这其实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我把棺材比喻成印第安人的独木舟,印第安人认为人死了要归于自然,所以他们会坐上独木舟放归河流漂流。

除了亲情,这本书里还描写了友情,她和最好的小女伴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最后因为现实问题,小女伴也离开她了。女孩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她也被迫骗过善良的人,然后她慢慢蜕变。

我希望这本书给女孩一种非常坚定的成长力量,让她们学会思考,学会怎样面对现实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和身心的变化。

《住在蛋糕里的天使》这本很甜美,主题很单纯,就是相信爱就能找到爱,故事的主线是一场从不放弃希望的等待。

《女孩天天向上》是差不多十多年前写的书,有一个小读者,已经20多岁了,她告诉我这本书她一直放在书柜里;不久前一个高三的学生说她搬新家,在书柜里专门有一格放这几本书。这些长大的读者都会觉得,在她们成长阶段,这些书对她的情感震撼蛮大的,某种程度上让她们理解了爱和生命,所以会烙印在生命里。

《越长大越孤单》是这套书中唯一以男孩视角来写的,它不算是这套书中最成熟的作品,但无疑是最特别的。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我自己的体验,我比较容易记住人的声音,但不擅于记住人脸,后来我发现有一种症状叫脸盲症。我有一个朋友也是脸盲症,他非常苦恼,因为他总记不住人,别人觉得他没把自己当回事,所以给他生活和事业带来很多困惑。我问他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他说无法控制的孤单,就算在人群中,永远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我突然想写一个关于孤单的主题,就写了一个脸盲症的男孩,一段流浪的历程。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也在一路失去很多东西,有的失去是不可抗拒的,有时候是擦肩而过,有时候是生离死别,这样就越来越孤单。我们怎么面对孤单?人怎么和自己相处?这是这个故事试图让读者读了以后自己去思考的东西。

这套书的针对性很强,特别适合10-13岁的读者阅读。在孩子建立最初的人生观的过程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需要美好的情感和爱的引导。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情感有自己的向往和理解。写这几本书的时候我的想法其实很单纯,就是想告诉孩子爱是什么,爱需要承担些什么。让他们知道爱是美好的,为了爱要天天向上,不断成长为有力量的美好的人。我更希望女孩看了之后,能引导她们成长为一个美好的女性。

这几本书主题比较严肃,但我写得比较梦幻,里面更有很多我童年的经历和体验,写得非常好读,会吸引孩子一路读下去。而且我相信,对于一茬茬不断成长的孩子,它们都有一个比较恒定的牵引作用。现在我把它们重新修订,包括一些细节、一些相关知识点都重新打磨了下,故事变得更加严谨了,也糅合了这几年我和孩子们接触获得的一些新感悟。

当然,我写这些故事不是要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故事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引导孩子思考,形成自己的答案。

百道网:您写的故事很贴近孩子的心理和感受,是怎么做到的?

郁雨君: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很难做到,或者他的生活不允许他表露很多天真的一面,否则就会被社会嘲笑或者抛弃。我的初心一直在那里,我一直没忘记自己是个孩子,而且儿童文学作家这份职业特别纯粹,始终和孩子在一起,让我内心的小孩被呵护的特别好,所以我能和孩子感同身受,有一种很好的接通能力。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只要把内心的孩子请出来,或者把自己完全带入到孩子中就可以了。所以很多孩子看了我写的东西都会惊讶:怎么会和我想的一样!

我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和孩子聊天。前不久我在微博上跟大家讨论,人什么时候流口水。各种说法都有,我说我用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会流口水,比如看书的时候、剪指甲的时候、伸手够东西的时候。有一些孩子说他们也这样。这其实是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但它们是密码,当我把自己的阅历和对成长的理解融合进去的时候,可以很容易连接到孩子生命中的一些很底层的东西,为孩子的生命打下一层底色。而且很多孩子对我的故事不离不弃,这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百道网:每个作家写作都有一个主题,传达出他们对生命、人生等的看法,您写作的主题是什么?

郁雨君:成长是我写作的一个大主题。不同的作家肯定是以不同的角度和表述呈现成长,这和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是相关的。我有自己独特的表述的方式,是笑中带泪的,有时候是飞翔的,带有一点超现实的色彩,所以看上去并不那么沉重。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黑暗和悲伤的事情,我们怎么去对抗?只能是抓住瞬间的欢乐,更明亮的活着,这样当黑暗进来之后这个光亮会更亮。

我是一个很明亮的人,所以写得比较轻盈。我想通过写作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黑暗有阴影,当你去经历它、面对它、接受它、承受它,你内心的光亮或者眼前的世界会更加光亮。所以即使在黑暗中,还是要追求美好。

前一阵我到西部一个小城,遇到了一对母女,她们共同读我的书。母亲是两期癌症,她告诉我最初发现患癌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她女儿很早熟,我有一本书写到怎么面对恐惧——你只有学会和恐惧相处,才能真正面对恐惧。她把这句话送给妈妈,还和妈妈分享了这个故事。妈妈说,第二次复发以后,她突然变得美那么恐惧了,说哪怕非常痛苦的蜂疗——就是用蜜蜂蜇——也能坚持下去,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是她觉得心里很坦然。

我自己也想,如果是我肯定也不知道怎么面对,但是我无意中写出这样一种生命体验,孩子传递给妈妈,或多或少得到一些慰藉或者感悟。我觉得很神奇。母女俩看到我之后也说,原来雨君真的是一个很明亮的人。

现在所有人都在刷手机,静心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我有时也问自己,写作真的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吗?但总有几个孩子、几个故事让我觉得写作很有力量。作家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能够构筑自己的世界,能够吸引别人进入这个世界,并引起他们的共鸣。我小时候感觉到阅读很神奇,可以瞬间把人带入到另一个世界里,可以钻到很奇怪的人的心里,甚至闻到脚趾头的味道。这很吸引我。

我创作的故事里,关于爱、孤独、死亡等等,这些都和成长密切相关,和人生的终极拷问也密切相关,我试图触及这些东西,这也是一个作家走向深度的必经过程。

《十三岁的秘密》以外公的葬礼结束,但是葬礼不是特别悲伤,因为在江南一带,人活到高龄去世要办喜葬。外公说人一生有三道席一定要吃,第一是出生的百日宴,第二是成年礼,最后一道是葬礼的豆腐饭。只有中间一顿能好好吃,第一顿和最后一顿都吃不到。外公讲的话很简单,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人的从生到死历程。

作家不是新闻工作者,也不可能站在某个制高点去评判事物,也不能单纯地给出答案,他要用饱含情感的描述和态度去触动读者,引导他们思考,最终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一个作品的奇妙所在。

百道网:哪些人或事对您写作的影响比较大?

郁雨君:童年遇到的一些事对我的启发很大。比如说到死亡,我一直有种黑色幽默的感觉。最早告诉我死亡的是小时候弄堂里的一个牙医爷爷,他做的假牙非常好。有一次我无意中撞进他的工作室,当时又害怕又震撼,因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牙齿模型,有的是龇牙咧嘴的,有的是微微笑的,我觉得看到了人各种各样的样子。牙医爷爷骄傲地说,他做的牙齿是世界上最牢固的。他说:“雨君,我肯定比你早死,爷爷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摇摇我的骨灰盒,所有的都化成了灰,但假牙还在那里。”这个细节决定了我以后对死亡的理解,不是特别绝望的,是有声有色的,带点灿烂的。我在不同的故事里写到死亡,有些情节一开始可能会让人发笑,但事后回想会让人流泪。

我的作品里也很少写人性很恶的角色,这也和我童年有关。我一路成长,接触到的都是很明亮的东西。小时候弄堂里家家户户门都敞开着,我可以从这一家吃到最后一家。小时候的经历给生命打下了很多底色性的东西,长久地决定了我以后作品里的快乐和悲伤。

长大以后我读了很多书,它们对我影响也很大,比如高尔基的《童年》,里面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高尔基小时候妈妈死了以后,被外公送到轮船上给一个胖厨师打下手。高尔基识字,每天烧完饭以后,他就给胖厨师朗读。有一天厨师听着朗读哭得哗啦哗啦,他把书拿过来不停地抚摸,尽管他一个字也不认识。这个细节我永远记得,了书有多强大的力量和魅力。

所以从小到大,我最不能离开的就是阅读,虽然现在没有以前阅读得那么多了,但是我还是一直和书在一起。然后我也想身体力行写出一些东西,让孩子也感受到和书在一起的快乐。

百道网:您写作时的状态是什么?

郁雨君:各种各样的状态都有,会有一些很奇怪的灵感。我觉得故事是不受掌控的,写作就像走路一样,有时候走到一条路上走不下去了,我会折返,把这条路废了重写。有时候读自己写的东西,觉得像另外一个人写的。有时候写得很绝望,因为又开始了一段完全新的路程,像一张白纸一样,以前任何写作经验都帮不了我。后来我和一个作家同行交流,他说这是一个好状态,意味着你在不断更新写作。

我相信我的每个故事都会不一样,而且我觉得它们都带有一点很奇怪的特质,能够很微妙地触动读者。就像我刚刚讲的,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人就是这样,他们遇到的人、读过的书让他们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其中书起了很大的作用。

来源:百道网 2016年8月17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