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文艺范”,以为一缕焚香的轻扬,一袭棉布麻衣的天然柔软,一杯午后茶香袅袅便是了。这一切具象只不过是“文艺范”的表层,当你愿意花上整个周末,读完毕淑敏的这套丛书,那种满溢心田的幸福感和纯粹感在心底冉冉升腾时,才明白被真正的文艺范熏染的幸福是那么惬意。它有一份澄澈见底的干净,更有一份关怀世事沧桑的忧虑和劝慰。无论是《擦亮爱的那颗星》《从此登陆未来》《领悟人生的亮色》,还是《勇敢做自己》《与世界竞走》《远方并不远》,这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丛书合计6册,它们温柔地像儿时的语文课本一样,小巧而令人怜爱,从色彩到配图都能带出一种无可名状的暖暖幸福感。
与其说,毕淑敏的文字是文艺范十足的文字典范,倒不如说,从她的创作历史和文字特色上看,她有着把平凡生活用文字雕刻成艺术精品的匠心精神。因而每每面对她的文字时,你会有一种情窦初开的情愫荡漾心头,那里藏着甜美和温暖。在她的每一篇文章里获得的阅读体验会让你像一个探路的孩子,循着光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向前探索,这光正是她的字里行间透出的闪亮。每每读毕一册,你总会在一种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文字旅程中,品读出生命的味道,那里有成长在心里留下的或忧伤或喜悦的点滴,才发现,无论是毕淑敏的文字,还是因她的这些文字酝酿而成的我们的“文艺范”已经永永远远刻在了生命里。
她的文字里有一种向阳的温暖。
在《领悟人生的亮色》中,毕淑敏记录了与一位女学生的对话,你能看到她的那种一以贯之的平和以对的人生态度,对于性别的差异所产生的思考描述得极为准确。比如毕淑敏以自身体验说明,女生的成长是以整个身心去体验生活中的喜乐与忧伤,并能将它们折射进心灵,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去擦亮生命的颜色。她更借自己初中停课读名著的经历和思考告诫孩子,成长中该如何对抗不幸与无可奈何。她以西藏阿里地区十一年的生活经历成就了今天的她和她的众多作品,以此告诉我们“人生可能有许多事情还难以选择和把握,但有一点,人是可以选择和把握的,那就是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只有积极的、向上的、友善的、努力的、乐观的、充满信心地去对待生活,人生才会有亮色。”一个经历过各种人生艰难与苦难的人,文字却没有任何的沉重与怨怼,我想不会有几个人做得到的。或许,正如毕淑敏自己说的那样“人的心,还是像水吧。可以受伤,但永远有痊愈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人什么都无须保留,只需堂堂正正即可。”
她的文字里有一种坦诚的感动。
在《擦亮爱的那颗心》里,有一则小故事——《呵护心灵》里写到,毕淑敏在西藏雪域高原部队当化验员的经历。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把一个被医生怀疑患了怪病的小士兵的血清样本搞砸了,并模棱两可地编了个谎言重新给他抽血,待再次试验结果宣告无特殊病症后,这份因“机智”而掩盖的失误反倒换来了小士兵的千恩万谢和领导的表扬。此事在毕淑敏的生命里轮回了一次,她坦言自己当年为掩盖小小过失而粗暴地弹拨病人弓弦般紧张的神经而懊悔不已,感同身受地认识到任何一个人在患病之时,精神都犹如一片深秋的旷野,无论多么轻微的寒风,都会引起萧萧黄叶的凋零。是的,人的这一生,谁没有做错过些许事情,但能坦荡承认并深刻悔悟的,试问又能有几个。
她的文字里有一种温柔的力量。
《勇敢做自己》里有一则小文——《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分外地有力量。“我”被邀去看一棵古老的树,“我”因这棵树从妲己那个朝代活起,或许还会在我们死后很多年仍枝繁叶茂地生长着,无边的嫉妒就转成了深深的自卑。并以为长在古树脚下的那棵不知名的小草,一如我这般谦卑。可是我失败了,它在风中像弹簧般伸展叶脉,快乐地抖动后仍怡然挺立。“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所以,有生命灵犀的眼的人才能如此这般,在微小的生活偶遇里,领悟生命乃至宇宙的智慧点拨。这样的文字,没有冠冕堂皇的说道,更没有豪言壮语的口号,有的只是事件记述完毕之后的那种温柔又温婉的感动,像一粒冥冥之中落入在心田的种子,遇到恰当的时机一点点破土、发芽、生根,于是有了我们看到的文字,和这些文字带出的无穷力量,指引着我们继续成长。
今天多有矫揉造作的文字充斥我们的视听,让我们确实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毕淑敏这些朴实如常的文字,就像不知不觉的平常生活一般,简单得恰到好处,也或许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文艺范”吧。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2016-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