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再现文明之光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再现文明之光
——《中华文明大视野》
方志远
2002-07-05 09:16:54 来源:
《中华文明大视野》 袁行霈主编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由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策划、袁行霈主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明大视野》,经过作者和出版者的共同努力,终于展示在读者面前。
亚洲东部一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族,创造了当今世界唯一不间断发展了5000年,而且仍在发扬光大的伟大文明,创造了凝聚全世界华人并使他们引以自豪的伟大文化,这就是中华文明,这就是中华文化。
古今中外,有无数的著作、无数的诗篇、无数的歌曲、无数的图画在研究她、描述她、宣传她、赞美她,《中华文明大视野》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它的特色,表现在“大”字上。
它有大的视野、大的规模。从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长城,到表现皇家尊严的紫禁城、颐和园,到普通民众的四合院;从汉族文化瑰宝《周易》、《诗经》,到藏族史诗《格萨尔》、佛教经典《大藏经》;从孔、孟、老、庄,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华佗、毕、蒲松龄、秋瑾;从汉代的百戏、杂耍,到唐代的乐舞、傀儡,到明清的昆曲、京剧;从唐诗、宋词,到宋话本、元平话,到明清小说;从生肖属象,到清明寒食,到节庆民俗,大凡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精华,都在该书的视野中。文字流畅优美、图片精致悦目,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
它有大的作者群。打开扉页,展现的是一个强大的作者群体。试想,有哪一位学者真正能够通晓从《周易》到《大藏经》到《格萨尔》的全部中华文化经典,又有哪一位学者真正能够通晓从炎黄到康乾乃至近代的中国全部历史。大的视野和大的规模决定了它需要有一个大的作者群。而这个作者群荟萃了三四代在本专业卓有建树的学者。就学术界的辈分和地位而言,季羡林、周一良、田余庆、白化文等名字夹杂在众多比他们地位低得多、辈分晚得多的中青年学者之中,这又不能不说是北大学术平等的民主校风的体现。
它有大的胸怀。这种大的胸怀来自于作者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正如该书主编归纳的那样,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中华文化又是平和的文化、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造就了中华文化研究者大的胸怀,而只有以这种大的胸怀,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华文化。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中,看到的正是这种以人为本、平和宽厚、海纳百川的胸怀,它容纳了本书每一位作者的研究心得,也吸取了海内外学者对于中华文明、对于中华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北京大学是今日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大学,袁行霈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文化学者,《中华文明大视野》奉献给读者的,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2002.7.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