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一本畅销不衰的品牌书——《高等数学》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一本畅销不衰的品牌书——《高等数学》
2003-05-22 09:39:54  来源:  
 
 

《大学书苑》本期话题:《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期嘉宾:邱伯驺(同济大学 教授)

主持人:由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为很多人所熟悉。今天我们请到了这套书的作者之一,同济大学的邱伯驺教授,来为我们介绍这本畅销不衰的品牌教材。邱教授,听说您从事高等学校的数学教学至今已经有40年了。这套《高等数学》教材从第一版到第五版,也有25年的历史了,您一直是主要编者,而且是全部参加的唯一的一位作者。可以说您是看着这套教材一步步完善、成熟起来的,能不能回忆一下当时编写这套书时的情况。

邱伯驺:五十年代我们主要使用苏联教材,中苏关系恶化后,就把苏联教材翻译过来使用。十年动乱以后,到1978年,为了解决十年内乱所造成的书荒,为适应恢复高考高等院校工科数学的教学需要,国家编审委员会组织上海的六所高校的十位数学教师一起编写,由同济大学的教师主编完成了这本《高等数学》。

主持人:邱教授,我注意到第五版封面上有个很突出的地方,就是这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标志;还有,背面有"本书第三版获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字样,我想这套书上肯定有不少光环,它是不是获了不少奖项?

邱伯驺:1987年的第二版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教材了,曾在1987年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中获国家教委一等奖。第三版荣获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版荣获199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其实对作者来说,我觉得读者的认可是最大的奖励,是我们获得的最大的奖。

主持人:我们这套《高等数学》的读者有哪些?适合于哪些人?

邱伯驺:这套教材主要针对高等院校工科类本科专业的学生,也适合经济、管理类等其他非数学专业的本科生使用。

主持人:既然我们《高等数学》得到了广泛认可,几乎版版获奖,特别是它的市场特别好。而且数学是门古老的基础学科,不像电子类新兴学科那样,内容变化很大,需要不停修订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为什么我们这套《高等数学》还要出第四版、第五版?

邱伯驺:虽然高等数学的内容变化不大,但近几年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必须贯彻到教材上,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比如1993年国家教委提出"对质量较高,基础较好,使用面广的教材要进行锤炼"。第四版就是根据这一"进行锤炼"的精神,根据第三版出版后的教学实践,吸收了全国广大高等院校使用该教材的意见进行修订完成的,但近几年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进入21世纪以后新的形势,使得更加适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必要对第四版进行修订,因此于2001年我们在继承传统优点的基础上,对第四版又作了一次全面的修订,这就是于去年七月出版的第五版。在这方面我们和高教社的责编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一切以书的品质为主。书的品质越高,我们相信市场就会越大。

主持人:修订过的新版(第五版)与前四版比较,都有哪些特色?

邱伯驺:我们的第五版已经经过25家年教学实践的检验,无论在内容、结构还是装帧上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和风格,它继承了前四版内容的深广度恰当、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叙述详细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等特点,又根据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吸取了全国面向21世纪一批改革教材的举措,对第四版进行了修订。比如说我们在修订第四版时,为了使第五版更好地与中学数学相衔接,上册从一般的集合、映射引入函数概念,删去了在中学已经学过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内容;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数学素养,渗透了一些现代数学的思想、语言和方法,适当引用了一些数学记号和逻辑符号,文字作了适当简化;为适应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时数减少的情况,在保证《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一些内容作了精简、合并;在应用方面,增加了一些微积分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性例题与习题等。这样,就使得新版教材更适合高等院校高等数学的需要。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感觉第五版里始终贯彻这"与时俱进"这样一种理念。

邱伯驺:对。这不仅体现在书的内容上。为了便于学生自学,我们在这些教材的建设上也了花不少工夫,我们对《高等数学》进行了立体化建设。第四版已有体现,第五版的立体化建设比较完善。比如说我们突破了书本这单一的载体,我们作了《高等数学电子教案》,配了CAI软件,还建立了多媒体教学软件。

为了适应教改需要,充实《高等数学》的内容,高教社为其配套一系列教辅:比如《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书》、《高等数学习题课讲义》、《高等数学习题集》、《习题选解》等。除此之外,最近高教社还出版了两种配套的学习教材,一种是《高等数学附册 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一种是《高等数学全解指南》(上下册)。

由于使用我们这本《高等数学》的人比较多,面也比较广。所以市场上就有给它出一些配套的学习教材,为了让使用《高等数学》的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学习,我们同济大学主编了这些配套教材,这些配套教材都是由《高等数学》这套教材的作者亲自主持编写的。主要就是面向使用该教材的学生,也可以供使用该教材的教师作教学参考。

主持人:我想我们的这两本书一定会受欢迎的。邱老师,现在教材市场竞争虽然很激烈,但同济主编的《高等数学》仍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等数学教材,出版25年来一直畅销不衰,您作为作者,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邱伯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同济的《高等数学》教材有着优秀的传统。六、七十年代在全国高等工科院校中有影响最大的是同济知名教授樊映川等编的《高等数学讲义》。我们新编的高等数学教材继承了讲义的优良传统,这样我们的教材编写就有了一个高的起点。我们具有高水平的编审队伍,高教社的责编几十年来默默无闻、耐心细致的工作,还有同行与读者的关心和帮助都对我们这本教材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高教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