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推荐《中国金石学史》 - 社长总编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社长总编荐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推荐《中国金石学史》
2017-02-14 15:05:06  来源: 书香上海 
 

《中国金石学史》(上、下)
作者:王宏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中国金石学史》是作者积25年精力写成的第一部全面记述、研究中国金石学发展史的大型学术史专著。全书共上、下两卷,约120万字。

  本书首先澄清了传统金石学概念与现代学科分类的关系,既将这一门古老的学问纳入现代学术体系,也对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完成了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从细节上说,本书对千百年来众多金石学上的悬案如金石器物的起源以及流变中的名实关系做出了全新的研究。并且,本书还力图从鉴赏角度,按时代线索将金石器物尽量具象地展示出来,由此揭示了金石学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与艺术意义。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金石(艺术)学向来发达,对金石学著录或通论性的著述不少,但尚无一本较系统、全面的金石学史的著作。本书即是对历代金石之造型、纹饰、铭文等作一系统的总结性的整理研究,对历代金石学理论作一回顾总结。

  其研究意义是: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的双重研究,从研究起源角度,对以往错误观点进行纠正,解决悬而未决的诸多问题,对确立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术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都有极重要的作用。摒弃“玩物丧志”思想,揭示金石艺术学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意义。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书对金石学范围的铜器(礼乐器、兵器、杂器及铜镜、玺印、钱币等)石刻(石望柱、石阙、石象生,以及摩崖石刻、碑碣、墓志、镇墓文等),还有石质的替代品如画像砖、瓦当等,作了较全面的回顾总结。

  例如青铜礼乐器,主要在先秦时期,而且是金石器的主体之一,所以在此从器物造型纹饰特点到铭文字体书法作了全面描述。

  汉代铜器虽仍不少,但与先秦已非可同日而语,故汉代即着重介绍进入第一个繁荣期的石刻。西汉是霍去病墓前石象生,着重交代其雕刻艺术。东汉则是着力交代墓碑等。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为此期主要特色的画像石与画像砖,对其画面内容与艺术特色作了描述。

  随着佛教的传入并发展,云冈石窟、龙门石刻等佛教石刻则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描写的重要内容。而文字是从隶书到楷书也是文字书写走向书法艺术的过渡期,在文字书写上也较集中出现了“碑别字”的想象,这在此期也有较多的讨论。

  唐代以后,主要是对墓前、墓圹石刻文字体例方面作归纳性讨论,对成熟与繁荣期的书法现象也有所讨论。对元代大量出现的西方宗教墓葬遗迹也专门做了专门交代。

  至于如铜镜、玺印、钱币等大致或基本与各时代相始终者,各代多有阐述,篆刻艺术则放在明清时代作总结。

  对金石学的关注于理论研究,各代都有。本书钩沉索隐,尽量搜集,对发展繁荣期的金石学研究,更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研究。

  2. 重要观点

  从现代学科角度界定“金石学”的内涵与外延;厘清金石学与考古学及有关分支学科间的关系。对多种金石器物的起源及流变过程中的名实关系作了全新的研究。

  (1)对墓志、碑碣、告地策等起源问题提出新说

  例① 墓碑的起源似早有定论,但经仔细考察发现是错的。如或以为源于起吊棺椁下葬的木架,在其上刻字即成墓碑。但要起吊棺椁,木架必然高大,而今日所见墓碑,时代越早形制越小,无法说明相承关系。笔者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中研究出一个较合理的解释。

 例② 墓志的起源,自唐以来争论不休。其根本原因是对墓志概念的不确定。笔者从名实、体用等方面作全方位的论证,更从大量考古资料中找出东汉墓志中已明确刻有“墓志”二字,使结论更可靠。

  (2)厘清墓石柱(望柱、华表)、墓阙、牌坊、买地券等名实上的混乱

  例① 过去对墓石柱不仅溯源上有问题,名称上更相混严重。墓石柱立于墓前神道(其实庙前也有神道)两旁,又其上往往题“某某神道”,学者便误解而称此为神道;因墓石柱分列神道两旁,学者又多言左阙、右阙,则与亦分左右的墓阙混为一谈;……作者在此一一予以辨析。

  例② 牌坊是礼仪性建筑,过去所探讨其起源的衡门说、棂星门说等都缺乏有力的论证,如衡门或棂星门,只是在外形上相类,其功能毫无相近之处,而且棂星门的出现又晚至明代的孔庙。本书不但指出其名实、体用关系,还从早至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找到其身影。

  在行文中,本书也随时对考古发掘、报告、研究者所误称的墓志、阙、墓石柱、买地券、告身等作修正。

  (3)文字、书法、美术发展史上的新观点
例① 对文字的发展,尤其像碑别字,提出了皆为错别字的己见。因有些可认为识公认的错字,有些虽然是沿袭了前人的错误,有些又是为追求美观的变异,但从客观结果上看仍应为错字。

  例②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体严整,与其后期碑碣中宽博雄强的风格不类,学者皆以为是其早期书风。笔者将其碑帖按时代详细排列,并作深入研究,指出是两种不同创作风格,而非早晚之别。新近出土的《郭虚己墓志》得以进一步证明本人推断。

  例③ 对器物造型,纹饰的特点,特别是龙纹、饕餮纹、夔纹、夔凤纹、夔龙纹等之间的关系作了新观点的阐述。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每个学科都应有自己历史的总结性的著述,中国金石(艺术)学史从未有人系统研究过,本著作是首次对此作一个历史的大总结。

  过去有关著述,是基于前辈甚至是古人的观念、识见,此处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组织结构,取舍对象,界定相关的内容。

  过去有关著述,分类欠科学,内容较笼统,此处有了较明确细致的分类及较详尽的阐述。

  以往著述大多对历代金石研究少有介绍,有的只是罗列一些目录,甚至无介绍更无评点,此处则对各期都专列一章作讨论。

  推荐人

  王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出版工作近30年,在选题策划、教材开发与维护、出版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策划范围涵盖人文社科、文学艺术、教材、教辅、畅销书等诸多领域,多种图书发行量达数十万册,版权被输出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多种图书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其中《中古汉字流变》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国文字发展史》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王焰本人曾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首届上海出版新人奖、中国大学出版社首届高校出版人物奖等荣誉。

来源:书香上海 2017年1月30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