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前概念原理\方法\案例\行动》 俞晓鸿 苏宁 沈云云 著
一、本书及其作者信息
您今天见到的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信息化专家俞晓鸿先生及其助手们经多年潜心探索并孕育的一项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减负增效,为推动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提供了积极的指引。
《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前概念原理\方法\案例\行动》一书,清晰地给出了前概念定义与前概念相关名词的辨析、前概念基本原理、捕捉前概念的技术工具、通过捕捉学生前概念而达到有效教学的各种案例,以及在探索有效教学过程中的深度思考。
这本书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项研究成果,作为无论是原创性,还是实用性、实证性、普适性、可读性均属上乘之作,值得您细心品读。
本书特色
1.原创性:该书涉及的内容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原创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实用性:该书阐述的原理、实施方法、可比照的应用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3.实证性:该书提供的案例,全部来自一线教学实践,在学段上,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学科上,涵盖: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美术;在区域上,涵盖: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在教学环境上,涵盖: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书包教室。 4.普适性:该书回答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这个命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重大命题,一直以来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家长所重视。 5.时事性:该书对准了当下全国范围教学低效率的问题,同时也切中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热潮下为技术而技术使教学误入歧途的浮躁的时弊。 6.可读性:该书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其中部分内容还是彩色的,在排版上已尽量做到行末无破句,阅读体验较好。
作者简介
俞 晓 鸿 我国教育信息化著名专家 互联网教育领域虔诚的探索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 近年来,他以虔行的脚步一如既往地奔走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深入城市优质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村和矿区学校、少数民族聚集区学校,脚踏实地地指导各种学科、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支撑有效教学的公开课。这些公开课现都已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优秀典范,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本书目录
第1章 原理:前概念的基本原理 第1节 原理一:教学是有前概念的 第2节 原理二:前概念是可以捕捉的 第3节 原理三:不捕捉前概念的教学有可能是无效的 第4节 前概念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第2章 名词:前概念 第1节 前概念名词的由来 第2节 国内外对前概念名词的使用 第3节 前概念与一些相近名词的区别 第3章 方法:前概念的捕捉与使用 第1节 前概念捕捉工具的设计 第2节 教学配方生成工具的设计 第4章 案例:减负•增效•常态化 第1节 小学6年级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2节 小学2年级数学《“重复”的奥妙》 第3节 小学5年级语文《桥》 第4节 小学6年级语文《月光曲》 第5节 高中2年级英语《Women of Achievement》 第6节 初中2年级科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7节 小学4年级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第8节 小学4年级美术《圆筒造型》 第9节 幼儿园中班《大家来排队》 第10节 设计有效教学的几个关键 第5章 行动:虔行的脚步 第1节 教学之困 第2节 应用之叹 第3节 产品之问 第4节 发展之道 附录一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系数的猜想 附录二 相关研究课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大教材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