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飞翔在文化诗学与生存诗性间的双头鹰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飞翔在文化诗学与生存诗性间的双头鹰
徐肖楠
2003-06-05 09:28:06  来源:  
 
 双头鹰在古墨西哥人、古小亚细亚人和奥地利、俄国皇家那里,都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然而在艺术作品中,双头鹰更多具有的是多元性和双重性象征。

 《走向文化的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以下简称《走向》)是只具有批评诗性和生存诗性的双头鹰,它保持一个主体而具有双重性效果:一是研究文学的文化方法,一是文化在文学中的意义。它既对美国犹太小说中文化意义进行了思考,又将这种思考与小说结合在一起,验证了进行这种艺术思考的文化诗学方式,同时,这种艺术思考方式成为生存思考方式,文化诗学成为生存诗性的一种具体追求和表现。

 该书是一个文化诗学在中国实践的标志性突出表现,同时也准确地表现了文化诗学的精神。用文化阐释文学其实一直就是该书作者主要的艺术思考方法,这本书不过表明他的这种文化诗学思考的成熟,并且确实成为中国实践文化诗学批评的一个实践性标志。

 该书以对美国犹太小说文本与多元历史、多元文化现象和观念的诗学分析,体现了文化诗学的根本精神。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走向文化诗学”,统一了全书文化与文学、方法与意义双重一体的主题,对文化诗学的古老形态和现代发展都进行了描述,指出文化诗学重在实践,而不在教义。这本书在方法和意义、文化与文学上同时体现出来的成熟的双重性,证明了作者对文化诗学理念的恰当理解。

 该书以文化和文学的双重诗性,发现着生存的意义与诗性。它对美国犹太小说明晰而透澈的多重性、多角度阐释,使其深藏的文学与文化意义浮上水面,进而让人们豁然看到诗性品质与审美精神那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山。人类的一切思考都是为了发现生存的意义,小说的思考也是为了发现生存的意义,而对小说的批评,是对小说思考的思考,是对意义发现的发现,文化诗学的产生,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对小说意义进行思考和发现。从文化诗学对人类生存意义阐释了发现的精神出发,文化诗学的目的自然就不仅仅是发现一种被文学明确显示出来的现成意义,而是看作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为人类展示生存的意义和文化的方向。《走向》所描述的所有犹太小说中的文化经验,都隐含了人类可能的新的生存意义。

 该书在谈论走向文化诗学时,实际上隐含着更深一层的主题:走向诗学的文化。小说对于文化的种种诗意表现,使文化本身具有了越来越多的诗性因素,犹太文化在被犹太小说进行了诗学创造的同时,犹太文化自身的品质也正在诗学化。文化的诗学品质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品质,千百年来人类文化一直在朝着愈来愈强大的诗学化发展,而最灿烂的人类文化也往往是最具有诗学品质的。《走向文化的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对于犹太人的诗性的精神追求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独特性与创造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描述,它表明了,犹太小说和犹太文化正是一种人类诗意地、审美地生存的具体表现。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正是人类几千年延伸的终极方向。生存的痛苦由此而变得能够忍受,这正是犹太忍耐精神的表现。

来源:光明日报2003.6.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