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理论,简称乐理,它是音乐学习的先导课程,其内容涉及音乐最基本的知识,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基本乐理,可以为将来的演唱、演奏、即兴伴奏、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学习奠定基础。而乐理学习的关键必须要有一定量的书面练习,多想多练、解难释疑是检验学生对概念性知识是否真正掌握的重要环节。同一理论、同一概念,反映在习题或试题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灵活地掌握概念,才能全面地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乐理习题集》由苏州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并出版发行,是“十三五”系列规划教材、学前教育专业通用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潘宁国、徐邦献主编)的配套练习册,基本按照该教材(2016版)的章节安排,结合基本乐理学科的特点,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后续音乐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安排,系统梳理相关知识点。编者借助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或试卷,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牢记较为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及概念;帮助学生将在学习中碰到的似懂非懂、模棱两可的知识点,通过做练习的方式使其清晰化、条理化。
《乐理习题集》一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该习题集由学前教育专业一线专业音乐教师参与编写。考虑到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基本上没有系统地接受过音乐基础知识方面的专业训练,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进校后与音乐理论相关的专业课程安排又较为紧凑,因此,编者在习题集的内容安排取舍以及知识点衔接上,依据实际教学思路和经验进行了优化删减与调整。编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试图在基本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技能课所必需掌握的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二,该习题集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特点。在提高学生音乐理论修养的同时,编者将音乐理论知识与学前教育专业所学习的其他音乐科目紧密联系,将乐理的名词、术语、概念的学习融入到各类习题中。在习题集的题型设计上,编者为了便于学生在对概念性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具体的音乐实践中,为演唱、演奏、即兴伴奏、歌曲创编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第三,该习题集题型设计新颖多样,并兼顾练习的趣味性。在“基础练习篇”中,编者以大量基本练习为主,在传统音乐理论题目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掌握的相关音乐技能性课程,尝试设计了一些较为新颖的题型,力图使题目的呈现方式与音乐实践应用相结合。难易程度方面,编者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适当进行了调整。每章的“综合练习卷”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各章节基本知识点,编者试图通过特别设计的题型帮助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尽量让学生在学习、消化、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真诚希望各级、各类学校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将来修订时在题型设计和内容安排上做相应的调整。
主编简介

张婧
张婧: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早在硕士研究生时期,她便加入了由其导师尹红教授所承接的教育部研究课题“高中学科教育与教科书使用研究”项目组(总负责人为宋乃庆教授),担任项目主研人员,参与了很多具体工作;2012年,她的教育教学论文《歌唱教学导入艺术的思考》荣获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2013年在江苏省职业学校“示范课”与“研究课”的“两课”评比中,她执教的乐理课《节拍》荣获江苏省“示范课”的荣誉称号;2014年,参加江苏省“领航杯”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其任教的乐理课《节奏与节奏型》荣获江苏省微课项目比赛三等奖;2015年,参加江苏省南京市信息化教学大赛,荣获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比赛文化艺术类二等奖。2016年,参与了苏州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十三五系列规划教材”、学前教育专业通用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潘宁国、徐邦献主编)的编写工作,并担任副主编;主编《公共艺术•音乐篇》教材,并于2016年9月出版发行。

图书目录

来源:苏州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