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刍议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刍议
作者:刘莉
2018-06-20 14:30:03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教材是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都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高校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教材建设在新时期要充分反映时代精神,立足高校发展实际,把握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切实提高教材的导向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为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

  坚持导向 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教材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导向问题。教材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精神内核与科学知识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编写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不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教材建设要有大局意识、时代意识和问题意识。所谓大局意识,就是要在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我国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所谓时代意识,就是在教材建设中要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充分反映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要把握时代的新变化和学生思想的新特征,以提高时效为重点,以提升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为目标,不断改进提升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

  顶层设计 整体规划

  高校教材建设涵盖本科、研究生和专科以及成人教育、自学考试、高职高专等多层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整体规划。在充分调研、科学制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由国家、地方、学校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对高校教材开发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充分发挥出版社在教材选题策划、组织编写、质量把关及教材推广使用中的关键作用,使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以教材建设带动学科基础建设,推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高校教材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要着重处理好重点学科与不同专业学科的关系,做到重点突出,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配套教材建设,集中优秀力量重点投入思想政治相关理论课程教材的编写、审校及推广使用工作。在坚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充分调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问题、新情况,提高配套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教材编写的思想基础,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以教材为载体,带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多学科门类的教材体系建设,强调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并重,在教材整体规划中要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吸收科技前沿成果,重视高校原创学术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鼓励新兴学科配套教材开发,避免学科教材建设短板,促进学科门类均衡发展。

  遵循规律 继承创新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材建设的起点和归宿。高校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需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做到尊重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客观规律,继承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编写经验,强调教材开发的原创性和创新性,在案例教学、应用型教材和数字立体化开发等方面不断丰富教材编写的新内容、新形式。

  在高校教材建设中要重视教材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开发的立体化和教材修订的常态化。内容丰富、知识新颖、体例科学、配套完善是高校课程建设对教材提出的客观要求。课程教材开发既要适应不同层次院校的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又要对学科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做到一以贯之,保证学科的稳定性、严谨性和系统性。配套教学辅导书等教学资源建设作为主干教材的补充也要坚持这一原则。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形式日趋多样化。高校教材建设也要因势利导做好立体化开发工作,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思辨理论生活化、经典著作时代化,有效增强课程互动性。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开发要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淘汰陈旧内容,做到适时修订更新。教材编写者和出版者要切实做好修订工作,不能应付修订要求而不对内容进行实质性的打磨和提高,要建立起严格的教材修订论证制度,研讨教材修订的目标和内容,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和不足,使教材更好地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严守质量 锤炼精品

  质量保障是高校教材建设的基石。高校教材建设要深化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在作者队伍建设、出版机构资质、编校质量把关、教材规范使用等方面着力加强教材出版的质量管理,让精品教材引领课堂教学。

  在作者队伍建设上,要从教材编写源头着手,充分重视教材写作者的遴选与涵养。要坚定选人标准,把政治素养和学术涵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防止错误观点和言论以学术之名进入教材课本中,确保教材的正确导向。要加强原创学术教材开发,多推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原创教材和课程方面的成果,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丰富课程的形式和内涵,把科学理论内化于心,真正做到教化育人。在出版机构资质上,由于高校教材出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有必要对出版机构进行学术编校能力的资格审核规范,建立教材出版能力评估机制,做到进出有据可依,对于不具备出版能力的出版机构,应退出高校教材出版领域,从生产环节保证教材的出版质量。在编校质量上要加强教材质量管控,重视政治性和知识性错误,建立不合格教材通报和召回制度,不让劣质教材进入课堂。在教材规范使用方面,要强化教材的选用管理,大力推广优秀高校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加强教材使用过程中的教师培训力度,让精品教材真正发挥推动高校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2018-06-20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专家学者共议新时代的教材建设 (2018.04.19 9:45:31)
  • 加强教材建设 奠基教育强国 (2017.11.30 10:52:06)
  •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对话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 (2017.07.14 10:34:10)
  • 刘延东:把国家教材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2017.07.06 14:08:33)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成功举办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暨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 (2017.04.20 9:01:12)
  • 教育部:切实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2017.02.17 9:10:02)
  • 清华社“全国大学英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学术论坛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6.06.12 10:16:07)
  • 首届新世纪高校教材建设高端论坛举办 (2016.05.18 9:32:10)
  • 新世纪高校教材建设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2016.05.12 9:09:12)
  • 高校教材建设寻求出版跨界与融合 (2016.05.10 8:57:29)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