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房地产发展的金融解释《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房地产发展的金融解释《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
朱玉强
2018-08-17 08:02:21  来源: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 年初始至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开始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为 15239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6%,商品房销售额 8672 亿元,下降 14.6%。业界人士对此焦躁不安,很多人认为在政府的调控下,开发商面临着资金压力、库存压力。而在《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一书的作者巴曙松看来,这和日本房地产第二次周期性波动很类似,亦即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房价经历了快速的上涨,然后陷入长期的房价下跌阶段。其背后的原因也很相似:城市化速度开始放缓,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这意味着真实的、刚性的需求开始减少,而投资性需求开始大量增加。由于投资性需求对货币、财政政策的变化很敏感,蕴育潜伏着大量的房地产泡沫,因此,房地产市场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

    该书以日本、美国为例,探讨了房地产的周期性发展,并特别介绍了日本第一、二次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在此基础上,该书探讨了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对此,作者从金融的视角予以了分析,指出产生全国性泡沫的条件仍不具备,中国目前的房地产泡沫仍是局部性的。而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者认为未来 10 年,政府的调控政策将倾向于压抑投资性需求,转而加大对正常居住性需求的供给。

    作者非常重视“对正常居住性需求的供给”,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了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介绍了国际上的一些做法。在此,作者认为当住房供应总量不足时,政府会通过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来平衡供求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逐步满足“人人有房住”的诉求。尽管巴曙松先生也认为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和一些地产界人士的判断不一致,但当前从金融角度来探讨房地产发展的学者和著作还很少,所以巴曙松无疑作了开创性的工作。((本文刊于《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8月7日14版)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冷眼向洋看地产《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8.07.24 8:55:39)
  • 房地产经营的几种基本类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6.14 8:25:45)
  • 厦门大学出版社《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荣获“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 (2014.01.03 15:13:46)
  • 《房地产老板的困局与破局》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1.29 10:44:55)
  • 房产转型:从居民“超配资产”变“标配资产”评巴曙松《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 (2012.11.16 15:44:17)
  • 云南大学出版社《房地产企业项目融资与资金管控》纳税人俱乐部丛书 (2012.07.19 14:34:48)
  • 云南大学出版社《房地产企业涉税政策解析与稽查风险防范》  (2012.06.11 16:15:25)
  • 寻找中国房地产发展新路径《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05.31 10:02:37)
  • 《房地产企业项目融资与资金管控》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2.04.20 16:07:04)
  • 浙江大学出版社《房地产投资信托整合中国楼市与股市: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如何通过REITs获益》 (2011.09.13 15:56:25)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