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收录蜻蜓种类最多的彩色图鉴《中国蜻蜓大图鉴》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中国蜻蜓3亚目23科175属820种,占中国已知蜻蜓总数的83.42%。书中的3500余幅彩色图片,是从超过20万幅生态照片中筛选出的最佳影像,许多珍稀物种的生态影像通过本书首次公开。 《中国蜻蜓大图鉴》作者张浩淼,从小痴迷于蜻蜓,5岁起开始观察和绘画蜻蜓,现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事蜻蜓目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张浩淼从2009年开始筹备编写该书,耗时近10年,他把近30年在野外观察蜻蜓和10年里对蜻蜓分类学的研究成果全部汇入此书。 下文讲述了张浩淼与蜻蜓同行的30年。从小时候带蜻蜓幼崽到学校书桌里羽化,到空闲之余寻找和观察蜻蜓;从专门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研究蜻蜓,到与几位世界蜻蜓大师每天书信往来讨论蜻蜓学的各类疑难杂症;从刺激的野外探索,无数次的一个人旅行,到耗时10年的《中国蜻蜓大图鉴》的编写……整个过程虽然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是却非常励志,他的故事激励我们不断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与蜻蜓同行 文/张浩淼
我和蜻蜓的缘分或许与我的名字有关,“浩淼”既有水势浩大的含义,也预言了我的一生都将与水为伴。自幼年起,就常常溜到河边。家乡的牡丹江不算宽,却是一条生命之河。5岁时在野外的一次经历,开启了通往蜻蜓王国的旅程。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蜻蜓在野外羽化,一次“丑小鸭变天鹅”的华丽变身,一只体型硕大、具有金属光泽的蜻蜓,深深触动了我。然而直到20岁时,我才知道了它的真正名字——圆大伪蜻。
圆大伪蜻 雄,黑龙江 曲折和艰辛的蜻蜓之路 2018年,我与蜻蜓结缘满30年,是个值得庆祝的时刻!然而这30年的蜻蜓之路走得十分曲折和艰辛。我从8岁起学习美术和音乐,在近10年的学习中,我似乎并没有特别深的造诣。随后放弃了艺术之路开始专攻学业。 从小学到大学,蜻蜓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有时上学路上故意绕到江边,寻觅待羽化的蜻蜓幼崽,带到学校的书桌里羽化。时间久了,我对这些神秘昆虫的兴趣越来越浓。到大学以后,就经常利用空闲之余远足旅行去寻找和观察蜻蜓,也逐渐开始接触到了专业知识。
 黑纹伟蜓 雄,广东 本科和硕士阶段,我在大连工业大学接受的是化学工程和造纸工程方面的教育,直到有一天我的命运被完全改变。那是一个名为“蜻舞菲扬”的蜻蜓作品展,成为我人生的“变身”时刻。蜻蜓作品展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认识了中国蜻蜓学家江尧桦先生。他多次寄给我重要的蜻蜓文献,教我认识蜻蜓,并推荐我到华南农业大学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在造纸工程专业硕士学习阶段的第二年,我开始为转入昆虫学专业备考。
2008年3月,我第一次踏入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与我的恩师童晓立教授见面,他的出现对我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童老师曾给我单独授课,讲昆虫分类,讲命名法规,让我充实各种基本理论。广东省无比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为学习蜻蜓提供了充足的研究内容。
 细腰长尾蜓 雄,广东 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我继续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从事蜻蜓研究,师从蔡庆华研究员。我和蔡老师经常一起聊蜻蜓,他除了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可以任性发展的空间。这期间,我开始学习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包括蜻蜓用于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并开展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和云南省的蜻蜓野外考察,尤其是在云南省的野外考察使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也领略到了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震撼力。 多位国际蜻蜓学家鼎力相助 踏入专业领域10年,幸运地得到了多位国际蜻蜓学家的鼎力帮助。 从我的第一份蜻蜓研究报告开始,就得到了芬兰著名蜻蜓学家Matti Hämäläinen博士的指导。我们曾多次见面,一起到野外考察,一起讨论蜻蜓,一起发表研究报告,他曾对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重要意见。
 文山刀春蜓 雄,云南 澳大利亚的Albert Orr博士是国际蜻蜓学报和蜻蜓学杂志的主任编辑,在我的多篇重要研究报告中,他都给予了关键的修改意见,并经常协助新种的命名、英文的校正等工作。此外我们经常展开蜻蜓行为学方面的讨论。 著名的美国蜻蜓学家Rosser W. Garrison博士,一直关注着我的工作,他多次为我寄来珍贵的蜻蜓文献和野外考察所需的工具。我和几位世界蜻蜓大师几乎每天都有书信来往,一起讨论蜻蜓学的各类疑难杂症。3位老友也都以审稿人的身份,投入到了这本图鉴的撰写工作中。 
褐翠蜓 雌,广东
全球收录蜻蜓种类最多的图鉴 一个索尼的随身听,装满了王菲的歌曲,狂放在野外寻找蜻蜓,是我年少时最难忘的经历。时常追忆那些刺激的野外探索,无数次的一个人旅行,虽然无法挽留在田野里消逝的青春年华,但能与这些神秘的丛林精灵一次次地近距离接触,满足而骄傲。生命之河,蜿蜒流淌,有生之年,与蜻蜓结缘,是最大的荣幸。 《中国蜻蜓大图鉴》这本彩色图鉴,从2009年开始筹备编写,耗时近10年。我把近30年在野外观察蜻蜓和10年里对蜻蜓分类学的研究成果全部汇入此书。从一个蜻蜓爱好者到专业研究者,角色变了,但不变的是对蜻蜓无比的热爱和执着。
 《中国蜻蜓大图鉴》 作者:张浩淼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图鉴收录了中国地区蜻蜓目昆虫共计820种,是目前全球同类图鉴中收录蜻蜓种类最多的一部。所包含的千幅彩照则是从超过20万幅生态照片中经过细致的考虑筛选出的最佳影像,从不同角度展示物种,结合简洁精准的概况性描述,有助于快速识别物种。分类特征图像,包括翅脉、肛附器、次生殖器等是根据个人收藏的标本进行实体拍摄和编制。 从图片筛选到中英双语的文字编写,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有时从早忙到晚,既要编写文字,又要检查标本,几乎是连续12小时的工作状态。然而书稿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之处,而且随着野外考察工作的继续,更多的新种和新记录种会被陆续发现,中国也将成为世界首个突破千种的蜻蜓大国。期待这本彩色图鉴可以在世界范围提升中国蜻蜓区系的热度。
 克氏头蜓 雄,浙江 运用高科技研究蜻蜓 大数据时代,蜻蜓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已大幅提升。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搜寻到更多藏匿在深山的蜻蜓栖息环境。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分类学地位及系统发育关系。中国蜻蜓学的发展急需更多的研究力量。愿本书可以号召更多的爱好者投入到研究队伍中,把对蜻蜓的热爱转化成科研力量,让这个小众的科研领域能够延续生命。 唤醒沉睡亿年的自然之美,把转瞬即逝的自然之魂化为永恒!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支持蜻蜓研究工作的朋友们!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