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打造经典教材,根本在“为读者着想”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打造经典教材,根本在“为读者着想”
作者:秦轩
2019-12-20 10:38:50  来源: 出版商务网 
 

  在高校经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中,恐怕很难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简称“人大社”)出版的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1996年首次出版,现已到第7版),累计发行超千万册,被全国众多高校列为本科教材和考研制定参考书,以及学习经济学的必读书目。又如黄达的《金融学》,是我国最早的金融学系统性教材,被誉为金融专业学生学习的殿堂级入门教材。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人大社是如何打造经典教材,顺应时代潮流的?

 

  大学出版的初心

  人大社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依托,辐射全国各高校,以经管、人文、社科为出版核心的大学出版社。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中提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而教材正是培养人的关键一环。因此,人大社一直坚守大学教育的本质,把高校教材的开发和出版作为主业,历经70年未变。

  高校教材是人大社建社之初就确立的重点出版方向。1950年2月,担负中国人民大学“校内铅印教材出版”任务的人大社前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处旋即设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人大社从建设伊始就确立了“出版中国化教材”的方针。1955年,人大社正式成立后,将出版方针确立为:出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为中心的中国化教材。当时出版的《辩证唯物论》《政治经济学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国革命史讲义》《形式逻辑》《国民经济计划学》《工业企业管理讲义》等都起到了学科奠基的作用,培育和滋养了几代学人。

  改革开放后,人大社与时俱进,根据时代需求制定新的教材出版计划。1982年,人大社成为全国文科教材出版中心,1992年实施“中国人民大学新编百余种教材”计划,1999年启动“21世纪系列教材”出版工程,2014年推出“新编21世纪系列教材”,以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体系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出版重镇。人大社社长李永强表示:“可以说,人大社教材出版的历史,也是中国文科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人大社建成了学科齐备的经管、人文、社科教材体系,截至2019年9月,“21世纪系列教材”(含新编)已出版97个系列2013个品种,其中本科教材78个系列1165个品种,成为我国最系统、最全面、容量最大的经管、人文、社科系列教材。“十二五”期间,人大社154种教材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40种教材获得“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33种教材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既称经典,必经时间淬炼

  教材出版,是需要沉淀和涵养的。人大社众多优秀教材中,不少品种都行销10年甚至30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倾注了几代作者、几代编辑的心血。

  多年教学成果,心血结晶。对于人大社的编辑来说,最大的优势是能经常“混”到人大课堂,聆听名师的授课。人大的“名嘴”很多,而这正奠定了教材的基础,那就是用精彩的语言深深吸引学生的学习。人大社的编辑也将这一标准贯穿到了教材的选题策划中,立足人大,辐射全国高校,寻找重视教学、深研教学、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来编写教材,而这不正是“金课”吗?将这些“金课”的成果编辑成书,必成经典教材。

  作者新老交替,代代传承。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时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作者团队要有层次性,有资深教授,还要有年轻副教授和讲师。正是有了新老交替,才使得教材具有了生命力、鲜活性和时代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经典属于人大社。编辑可能在不断更换,但编辑的教材都留在了人大社。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成书于1987年,历经30余年,几代编辑,本书现任编辑、人大社人文分社社长潘宇说:“该教材的使用范围已经跨越了本学科领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学术思想和知识范式。”再如20世纪90年代的梁晶老师、闻洁老师,引领了当时的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的出版前沿,她们的成果都留在了人大社,由后续的和现在的人大社的编辑们继承了下来。

  接受社会和读者的检验,“三效”要合一

  作者和编辑的一腔心血,最终还要接受社会和读者的检验。社会就是社会效益,读者就是育人效益,做到了社会效益和育人效益,市场必有回报,那就是经济效益。

  好书在于社会和读者的认可,经典在于社会和读者的持续认可。这就要求:

  第一,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加强思政类课程教材的出版和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教材的衔接。李永强说:“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需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教材出版工作,尤其是高校思政类教材出版工作。”在思政课教材建设上,加强对思政类选题的论证难度,通过更加严格的作者论证、选题题目论证、提纲论证和选题内容论证等提升思政类选题的质量,要用一流的作者群、专业丰富的思政类教材,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与此同时,加强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教材的衔接。人大社在广泛争取作者和一线任课教师意见的前提下,深度分析“马工程”系列教材的编写方式和内容安排,将最新的政策、路线、制度等内容写入教材,体现教材的原创性。

  第二,倾听读者的声音,在作者、编辑和读者三者之间形成信息的良性循环。李瑞环曾为人大社题词:“为读者着想”。既要知道读者要什么,又要能够让读者方便快捷获得好教材。人大社在2000年左右就设置了策划编辑、文稿编辑、营销编辑、市场经理、销售经理、院校代表的分工体系,一方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另一方面向一线市场下沉,近距离和老师与学生建立起联系。真正让教材“老师好教,学生好学”。由此,提出了“教材的编辑和修订永无止境”“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材出版理念,为各层次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以实现育人效益。

  人大社在社会效益和育人效益的坚守,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反馈,年发货码洋突破了10亿元,在经管、人文、社科领域教材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来源:出版商务网2019年12月06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清华社:经典教材如何引领学科前沿? (2018.03.21 12:12:45)
  • 经典教材是怎样炼成的? (2018.03.19 13:58:22)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3种教材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13.11.18 17:16:11)
  •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2002.07.15 10:57:03)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