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重构中国金融新秩序——清华社《中国金融新秩序》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重构中国金融新秩序——清华社《中国金融新秩序》
曹翊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03-09-08 16:47:53  来源:  
 
通过一个有效的混业经营和民营金融的模式可以实现中国金融业目前在盈利模式上的突破,实现中国金融的新秩序。


进入21世纪,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业运作的目标和主要模式,这种趋势成为推动已经加入WTO的中国进一步与世界接轨的源动力。对此趋势,业界已经有许多学者立书著作,呼吁中国金融业迎合这种历史必然。他们的理由和思路不外乎是按传统的金融业机构观框架——金融业三大行业的分类——来分析金融业的秩序,理解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相互关系及其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即混业经营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诸如此类的优势。

然而,这种建立在传统框架上的分析并不足以反映中国金融业在现在这样一个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也无法揭示民营金融在此时中国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发展阶段中的市场机会以及制度创新的潜力所在,更不能解释民营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生活中各方各面——从生产制造到金融服务——日趋重要乃至半壁江山的地位。

相比之下,盛立军先生的《中国金融新秩序——混业经营和民营金融》(以下简称《新秩序》),无论是从著述思路的新颖还是内容的丰富完整上,都显得略胜一筹。《新秩序》一书见解独到,全书的出发点不再是传统的机构观框架,而是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的运用。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erton(1995)指出的:现实中的金融机构并不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构的功能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同一经济功能在不同的市场可以由不同的机构来行使。因此,基于这种思想,《新秩序》的着眼点不是放在如何发展不同形式的金融机构,而是看这些机构到底实现了金融的什么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是否满足市场上企业和个人的各种融资需求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以此作为全书的线索,从而将混业经营和民营金融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中国金融新秩序的再造应该由这两方面出发。

在《新秩序》中,首先,盛立军先生按功能观的思想对“聚集和分配资源”的这一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四种企业融资模式及其所对应的资本市场的四个子系统的框架,其中这四种企业融资模式是由公募和私募两种融资模式及股权和债券两种融资工具两两组合而成。在该子系统的框架上,该书详细分析了不同融资模式对公司治理、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融资方式的选择、民营经济及民营银行和投资于金融业的民营资本的根本性的影响。并且,通过由理论到实践、由国外到国内、由实地考察的资料到统计年鉴的数据,《新秩序》全书以多章的分析来深刻阐述了上述内容。

其次,在深入分析的背后,该书还提出了颇为新颖的观点——多层次的机构投资者理论——把养老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乃至银行都看作机构投资者,同时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是机构投资者产业链上的具体的投资操作载体。这种观点不仅拓宽了专业研究者对金融体系的认识,同时也为金融决策者发展混业经营和民营经济、探索中国的金融新秩序提供了新思路。

再次,《新秩序》一书运用多达五章的文字和数据描述了中国金融业和民营经济的现状,提出民营金融的概念。金融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的金融研究者和街头巷尾的寻常百姓却看到了金融市场中相同的一幕: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股市功能的异化、股票价格的人为操纵、以“圈钱”为动机的上市、民营企业国内上市和海外上市的重重障碍、企业债券市场的滞后……在《新秩序》一书中,盛立军先生利用前文提到的资本市场四个子系统理论和多层次机构投资者理论分析和探索了金融业界必须面对的这些现实问题,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新的思路和策略是中国金融的民营化,并且,中国的民营金融不应该局限在发展民营银行这一点上,而应把握住金融体系的功能的演化趋势,在资本市场的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寻找业务机会,在发展各种形式的机构投资者的趋势上明确民营金融的策略和操作模式。

至此,本书从一个专业学者的角度给出了中国金融发展和改革的思路,即在资本市场缺乏协调发展、金融制度存在比较优势、现实的国有金融效率低下同时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强劲但融资困难这种现实下,通过一个有效的混业经营和民营金融的模式可以实现中国金融业目前在盈利模式上的突破,实现中国金融的新秩序。并且,该书以经济活动中的生态图形式生动地说明了发展这种民营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突破口:各种机构投资者在本身固有的业务或服务功能之外,以私募股权投资作为新的资金运用方式、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来满足企业的私募融资的需求,建立良性循环的混业经营模式。

《中国金融新秩序》盛立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35.00元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3.9.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