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是我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案例与图解 作者:刘兵、曾星月 著 ISBN:978-7-5620-9291-9 定价:49.00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劳动权利为着眼点,站在劳动者的角度,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帮助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而使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依法维权。作者在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和律师实践过程中,广泛搜集近几年出现的典型案例,结合实践经验,精心编写了面向劳动者的这本“权利图谱”,案例的整合与解析体现着作者对劳动权利体系与功能的深刻理解。当然,作者并不希望因其学术性而牺牲本书的实用功能,而是追求以通俗的语言将劳动者的权利,以及维护合法正当权利的方式娓娓道来,使其成为劳动者知法、用法,勇于维权、善于维权的“金钥匙”,让劳动者在主张和维护其合法权利时能够硬气地说:“老板,这是我的权利!”
作者简介
刘兵,男,山东即墨人,法学博士,山东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兼职律师。1998年9月至2005年7月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方法、地方法制与劳动权利理论,近年来主持山东省社科普及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多篇。作为兼职律师积极参加法律公益实践,曾担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法律顾问和职工法律服务律师团成员,担任多家大型企业法律顾问。
曾星月,女,湖南洞口人,法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讲师,兼职律师。
前 言
劳动争议作为劳资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集中和多发的领域。尽管劳资矛盾是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社会矛盾,但如果劳动争议不能得到理性化、法治化解决,则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因此,我国近些年来已经出台了大量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实践表明,这些法律法规对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权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劳动争议预防和化解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机制是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的前提条件,而在制度体系和机制运行过程中,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方式同样非常重要,它通常影响着劳动争议形成和发展的走向。劳动者权利意识的提高是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劳动关系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当前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的实践中,劳动者普遍存在权利意识模糊、维权方式粗放等问题。对于劳动者而言,抽象而又精细的法律制度虽然是其维权的基础,但是,劳动权利的指向性和具体化仍需要某种转换机制,否则劳动者难以准确理解由法律和制度所保障的劳动权利,也会制约其权利意识的提升和维权方式的法治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申请并获批山东省社科普及与应用重点项目《老板,这是我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案例与图解》,本书就是该项目的最终成果。
本书以劳动权利为着眼点,站在劳动者的角度,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帮助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而使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依法维权。作者在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和律师实践过程中,广泛搜集近几年出现的典型案例,结合实践经验,精心编写了面向劳动者的这本“权利图谱”,案例的整合与解析体现着作者对劳动权利体系与功能的深刻理解。当然,作者并不希望因其学术性而牺牲本书的实用功能,而是追求以通俗的语言将劳动者的权利,以及维护合法正当权利的方式娓娓道来,使其成为劳动者知法、用法,勇于维权、善于维权的“金钥匙”,让劳动者在主张和维护其合法权利时能够硬气地说:“老板,这是我的权利!”
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的案例大多是精选自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所公布的典型案例,作者结合法律规定和实践情况进行了重新整合,案例中的人名、企业名称皆为化名。同时,为了便于阅读和查找,本书对各个案例设定关键词,并在书后编写索引,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当然,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批评、赐教。
作者谨识 2019年5月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