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敦煌佛教图像研究之肇始与弥新——浙江大学出版社《敦煌画研究》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敦煌佛教图像研究之肇始与弥新——浙江大学出版社《敦煌画研究》
邢小震、刘孟娇
2021-03-19 10:22:10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敦煌画研究》原著最早于1937年3月出版,被公认为是敦煌艺术研究领域的开山奠基之作。为日本东方美术史学泰斗松本荣一在长期调查流散于世界各地的敦煌绘画,参照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以及其所接触到的斯坦因、伯希和、奥登堡三人所收集的敦煌千佛洞(莫高窟)壁画的残片和发现的绘画、幡画等实物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类的图像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原著学术价值很高,但因体量大且专业性强而一直未有中译本。

  直到21世纪初,在台湾学者林保尧、国内敦煌研究院学者赵声良以及时在日本筑波大学的李梅女士的共同努力下,历时近十年才最终翻译完成了这部近50万字的煌煌之著。中文版的《敦煌画研究》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注释与完善。通读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浙江大学出版社《敦煌画研究》(订购

  分类研究的开创性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敦煌画的著作,尽管松本荣一谦称此书为“近乎杜撰的研究”,然而其对敦煌绘画的基本分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开创性,20世纪40年代以后,敦煌石窟内容的调查基本上都是在松本荣一开辟的道路上前进。例如自1982年始,日本讲谈社在十余年间陆续出版了五册国际版的彩色大型版本《西域美术》,处处可见引用松本荣一之说。《敦煌画研究》是作者在深谙佛教史、绘画史的基础上,结合《大正藏》《历代名画记》《益州名画录》《宣和画谱》等佛教典籍和中国古代画论等文献,运用图文互证的方法,对敦煌绘画的多种类型主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梳理研究,详细说明了多种类型、主题的敦煌绘画在内容、配置以及形式上的诸多差异,开创了佛教图像考证的道路,在敦煌图像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研究翔实,图例丰富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书中所研究的“敦煌画”是指当时千佛洞现存的诸多壁画,流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壁画残片、绢本、麻布、纸本绘画以及明显出自敦煌的个人藏品。书籍上、下两册在内容上各有偏重,上册主要内容由文字和插图组成,以千佛洞壁画为基础,将敦煌画分为八个章节进行详述,详细探讨了敦煌画中的各种变相图、佛传图、本生图、特殊类型尊像图以及罗汉图等内容,其中配图198张。针对这些图像,作者或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其绘画特色,详细阐明各种敦煌画中所包含的内容、形态、造型、材料及绘制依据等内容;或将之与西域画、日本画进行比较,揭示了敦煌画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包容性。下册主要是图版部分,结合上册的文字内容,选载了各种敦煌绘画作品及相关黑白图片435张。

  查缺补漏,焕发新生

  这次出版的中文译本为了最大可能地保留原著信息,译者仅做了些许的优化与调整。如:对原著中的图版错误进行了修正,尽可能使用与内容更吻合的图版资料。原著所用的敦煌石窟壁画图片多为伯希和1908年拍摄的黑白图片,传递信息比较模糊,受原始照片所限,导致原著中有的配图与文字差别很大。中文译本则根据原著中文字所述,全面采用我国敦煌研究院近年拍摄的彩色高清照片替代了黑白图。本书还更新和完善了图版信息,比如在原著中敦煌石窟的编号(伯希和与斯坦因所作编号)后面用括号注明了目前通行的敦煌研究院的编号;对标注原洞窟方位的“左壁”“右壁”等统一加注了准确的方位信息,同时对原著中记录有误之处进行了更正。可以说这是一套2.0升级版的《敦煌画研究》著作,让原作焕发新生。

  《敦煌画研究》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著作,松本荣一的原著基于时代的局限而留有一定的遗憾,然而老书不老,这次中译本的出版修正和补充让这本著作更趋于完美。这本《敦煌画研究》的出版一定会推动国内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对佛教图像领域的研究将发挥巨大作用。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