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载人航天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节选)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载人航天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节选)
2021-06-25 10:51:35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订购
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  组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5月

  特别能吃苦

  航天员是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他们要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在航天器的舱内外完成飞行监视、操作、控制、通信、维修以及科学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务,并正常地生活。只有进行严格而系统的训练,才能具备优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航天特殊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飞行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航天员要学习的科目有空气动力学、天文学、航天医学、心理学、飞船设计原理、航天技术、航天环境以及英语、高等数学等上百个,且这些知识要在短短四年内全部掌握。航天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等。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航天员每一次成功飞行的背后都是日常无数次的艰苦训练。对于航天员来说,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就是全力以赴、认真钻研、严格训练、不惧疲劳的精神,就是无怨无悔、持久忍耐、迎难而上、以苦为乐的精神。

  特别能战斗

  战斗精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尤其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不畏强敌,为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不朽功勋。战斗精神作为军人的职业精神,是军人素质和觉悟的全面体现。也许有人要问,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成立于1998年1月5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就是一支最能体现和平年代军人战斗精神的队伍,一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队伍,一支特别能打胜仗的队伍。队员们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跟科技难题做斗争,跟艰苦训练做斗争,跟外部恶劣环境做斗争,跟自己的内心压力做斗争。航天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战斗精神在今天并没有过时,在我们实现航天梦、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仍发挥着重要意义。

  …………

  航天员大队成立20年来,成功执行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11名航天员遨游苍穹,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航天员大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2017年7月荣立集体一等功。11名航天员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 “航天英雄” “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1人被授予 “八一勋章”。“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时代呼唤英雄,我们的航天员大队不负祖国和人民重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不见硝烟但却惊心动魄的硬仗。

  特别能攻关

  载人航天是 “万人一杆枪”“全国一盘棋”的事业,要想取得胜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同心砥砺,众志成城。广大载人航天工作者在攻坚克难的工程实践中,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总揽全局,凝聚千军万马于伟大的事业之中,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工程队伍牢固树立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的理念,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服从大局、保证大局,真正做到了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实施大兵团作战,形成了圆满完成任务的强大合力。

  中国航天人始终把 “三个精心、两个确保”作为根本指导,始终把“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基本准则,始终把“成功是硬道理”作为最终追求,始终把“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作为长鸣警钟,以对载人航天事业和对航天员生命极端负责的精神,严格管控,规范管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确保圆满成功。

  …………

  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启动以来,中国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锻炼和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才俊。一道道难关被攻克,一个个难题被破解,一次次极限被挑战成功……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特别能奉献

  中国航天员大队是一支精诚合作、勇于奉献的队伍。以钱学森、王永志、周建平等为代表的科技专家群体,为祖国和人民的载人航天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为代表的航天员群体,为祖国和人民的载人航天事业奋力拼搏、挑战极限;很多同志面对国外的优厚条件、外单位的高薪聘请,不为所动,坚守岗位,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航天人的实践告诉我们,辉煌的业绩与崇高的精神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孕育不平凡的英雄。广大航天人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为祖国谱写了一曲曲 “追星牧舟”的凯歌。同时,航天工作者也在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享受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愉悦、胜利的欢欣,成为令全社会尊敬的英雄。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 “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且永无止境的。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点燃航天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将持续奏响时代最强音。

  本文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