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中国海军现代化装备扫描——兰州大学社《复兴之路——中国政治年报(2002年版)》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中国海军现代化装备扫描——兰州大学社《复兴之路——中国政治年报(2002年版)》
袁华智
2003-10-13 16:19:41 来源:
核濳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经有一篇题为《美航母未进台湾海峡之谜》的文章披露:1996年3月,针对中国海军在台湾海峡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国决定派“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驶向台湾晦峡,以观察、甚至干涉那里的局势。然而,航行中的“尼米兹”突然改变了原定3月22日进入台湾海峡的计划,悄悄离开台湾海峡附近海域。这篇文章分析认为,“尼米兹”改变航向的原因是美国军用侦察卫星从空中拍摄的照片显示,自“尼米兹”有所动作后,原本停靠在核潜艇基地码头上的中国核潜艇全部无影无踪。美军方据此研究认为,为对付美国的航母编队,中国核潜艇正赶往台湾海峡附近晦域。
无论这一信息来源是否准确可靠,无论这一分析是否令人折服,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核潜艇在世界军事竞技的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核潜艇发展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曲折历史。1958年7月21日,前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向毛主席转达了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主席团关于苏联同中国“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的建议,毛泽东当场拒绝了这一“建议”,并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宏伟号令。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2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该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序列。从此,人民海军进入了拥有核潜艇的新阶段。
潜艇采用核动力装置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现代军事专家称:“如果战争发生,海洋深处的导弹核潜艇将是惟一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弹道导弹核潜艇也因此与战略轰炸机和陆基核导弹一起,被世界军事专家称为三大战略核力量。
1982年10月12日,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取得圆满成功。美国《海军学会会报》为此评论说:“当中国宣布她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时,事情已变得十分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以海洋为基地、具有威慑力量的核大国。”
护卫舰,指哪儿打哪儿
1995年10月,中国黄海海面。上午9时30分,新型水面舰艇、潜艇编队和航空兵机群进入预定海域空域。一场现代化高技术实兵实弹海空演习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场人民海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舰艇飞机数量最多、装备最新、战术技术水平最高的演习。从空中到水面,从水面到水下,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战与反电子战、导弹攻击与反导,展示出现代海战的壮丽画面。
空中“敌”机远远飞来,拖曳着一个小小的亮点。这个只有长80厘米、直径不到10厘米的亮点,叫“莱斯顿靶”。水面舰艇捕获、攻击“莱斯顿靶”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演练课题。这时,只见海面上突然腾出一枚舰对空导弹,像一条火龙将“莱斯顿靶”拦腰斩断。仅仅两秒钟后,又是一枚对空导弹,将另外半截拖靶击得粉碎,相距约5000米的飞机相安无事。
准确完成对空导弹攻击的正是被称为“碧海红缨”的导弹护卫舰。护卫舰具有轻快、灵活和作战能力全面的特点,既能单独执行小规模的作战任务,又可以与其他舰艇进行编队作战。
人民海军的护卫舰装备跟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从过去以火炮为主要武器,发展为装备舰舰导弹、舰空导弹及目标指示、通讯、导航、作战情报指挥等电子系统,标志着我国护卫舰研制、生产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
潜艇,接受太平洋的洗礼
50年代的上海百老汇,是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诞生的见证地。1951年2月,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在这里选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潜艇部队第一名战士、排头兵傅继泽。1952年6月,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在青岛成立。1983年12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型常规动力潜艇成功下水。随后,我国又研制出第二代常规潜艇。
在中国海军的钢铁阵容中,水面舰艇部队曾经创造过“小艇打大舰”,击沉、击伤和俘获敌舰船215艘,英勇的海军航空兵击伤、击落敌机205架的辉煌成绩,惟有神秘的潜艇部队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中国的潜艇,特别是常规潜艇行吗?
1976年底,中国海军迎来了一次新的考验。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252号潜艇将跨出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
国际上把近晦岸防御型的海军称作“黄水海军”,把近海游弋的海军称为“绿水海军”,而将具有远晦作战能力的海军称为“蓝水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中国海军理所当然面临着大洋的呼唤。然而,跨出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是当时中国水面舰艇还不曾有过的远海征程。
太平洋对初来乍到的中国潜艇并不友好。恶风、大浪、海沟、暗瞧,随时都会突然袭击孤单的252号潜艇。252号潜艇官兵用过硬的技术与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前所未有的一切困难,连续航行30昼夜,航程达3300多海里,途中战胜了10级风浪,探索了常规潜艇穿越岛链的方法。随后,中国256号潜艇等又穿越第二岛链,创造了远航史上新的奇迹。
驱逐舰,在大海中长大成人
1997年初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驰骋在浩瀚的太平洋面上。由112号导弹驱逐舰、166号导弹驱逐舰及“南运958”号远洋综合补给船组成的舰艇编队,跨越东、西半球,往返两万多海里,首次抵达美洲大陆,开创了人民海军对外交往史上出访规模最大、航程最远、时间最长的纪录。
驱逐舰,共和国海军的骄傲,她孕育了几代海军官兵的期望与梦想。
人民海军成立之初,统计在册的183艘舰艇总吨位才2万多吨,还不到我国现在生产的10万吨级远洋轮船的—半。况且,人民海军所拥有的舰艇主要是国民党海军起义、投降、溃逃时遗弃和被我军俘获的旧型装备,此外还有被人民海军打捞起来的早年沉船。
1952年,中国第一支驱逐舰部队在青岛成立。
驱逐舰最早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的英国,原本是为了对付鱼雷快艇而设计的。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实战运用,驱逐舰的使命任务被大大拓宽,它集中了雷达、声纳、卫星导航、通汛等现代科技成果,具有反潜、防空和对空作战的立体作战能力。
驱逐舰是人民海军的主力战舰。从靠引进到自行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从完成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改装和改进,到瞄准世界海军发展趋势,建造新型导弹驱逐舰,人民海军的驱逐舰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985年5月,一支以驱逐舰为主体的中国海军特混编队驶进太平洋。这是人民海军为保障我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区发射运载火箭派出的海上武装力量。
在试验区,中国驱逐舰十分活跃。它十分得体而坚决地将途经此地的所有外国舰船阻挡在预定海区之外,保证了当运载火箭的数据舱从天而降时,整个海区只有中国军舰离溅落点最近。
国际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把跨洋出访作为一国海军“长大成人”的仪式。
1985年11月16日,我国海军驱逐舰编队首次迈出国门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三国,从而揭开了人民海军“成人仪式”的序幕。今年5月16日,由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军港解缆启航,开始了人民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至今,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已出访20次,访问了近30个国家,先后有数十个国家的70多支舰艇编队百余艘舰艇来华访问。
(摘自《
复兴之路
——中国政治年报(2002年版)》,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责任编辑:文实,定价:28.00元。)
来源:畅销书摘2003.8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