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前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前言
《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编写组
2021-10-18 09:06:48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
华东师范大学 编
978-7-5760-1859-2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是在国家脱贫攻坚战胜利之际对华东师范大学在扶贫事业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的整理与记录。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扶贫路上作出贡献的华东师大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总书记指出:“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等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扶贫事业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时代,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成长时期;青春的脸庞,是社会中最美丽的画卷;青年的热血,始终是推动国家、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华东师大人在扶贫路上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洒在扶贫路上,让青春之花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绚丽绽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莘莘学子在教育扶贫的战场上前赴后继,用知识传承师道大爱,用智慧扛起教育扶贫的大旗。不忘“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使命,扎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广大教职工与乡村教师交流教育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和资源,创造更多与名师交流学习的机会,为教育公平带来契机。学校助力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学校,教师,学子,一个都不少!

  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下,上海对口帮扶兄弟省份云南。华东师大不仅通过校园“内需”、网络直播等形式来拉动云南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在教育领域深度助力乡村脱贫。从扶贫菜、扶贫水到为特色农产品代言,再到寻甸“立体式”帮扶架构的建立,华东师大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从“输血”变为精准“造血”,因地制宜地为贫困地区打造脱贫方案。师大学子利用暑假时间到寻甸支教,在大山里留下了最美的身影;2020年9月开始招生的华东师范大学昆明实验学校则在筹建过程中就把上海优秀教育理念与云南省教育实际相结合,为西部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师大“成团”援建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为西部贫困山区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民教师,提升西部教育水平和质量,让更多孩子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扶贫扶智,教育强基。边疆地区的贫困,很多是由于教育贫困引起的。扶贫必先扶智。华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从“推普脱贫”到艺体教育,基础教育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始终是脱贫攻坚的宝贵资源。从优秀学子到优秀教职工,纷纷主动请缨到祖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去。60年教育援藏的“山海情”、扎根基层的选调生、科创报国的青年人、“教育筑梦”的师生校友……这些举措,无一不张扬着师大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无一不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无一不彰显着华东师大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2016年习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曾勉励同学们做“六有”大学生,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如今,那些在扶贫路上挥洒青春的师大学子们便践行了这一使命,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而我们也将以他们为榜样,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希望通过此书,记录下这些扶贫路上最美的华东师大青年人,让更多的师生看到师大人在扶贫路上的青春风采,感受榜样的力量。

  值此70周年校庆之际,谨以此书献给母校,华东师大的“青年人”必将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本文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扶贫路上的三个“青年人”》前言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