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心理健康,有“章”可循——北师大社《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心理健康,有“章”可循——北师大社《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
乔志宏
2003-10-29 14:51:17 来源:
要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是供职高、职业技校、职业中专师生使用的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看起来更像一个将要持续发热的问题。近几年,屡屡发生极为恶性的青少年犯罪,让人们震惊于青春期的残忍与可怕;也屡屡发生令人不解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自杀事件,让人们困惑于生命的无助与这些孩子对生命的不珍惜。透过这些典型案例,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些事件背后逐年上升的未成年人犯罪数字和居高不下的心理患病率。
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学业压力息息相关。在这个过分重视考试成绩的社会里,学习——更多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被赋予了决定命运的重要性,从而成为青少年面临的巨大挑战。学业成绩不仅与学习能力联系在一起,往往还与道德品质比如懒惰与否、谦虚与否等非智力评价联系在一起。学习成了生活的全部,成绩成了唯一的指标。
另外,青少年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学业,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让他们感到压力的内容。自己的外貌长相、与同学、老师和父母亲的关系、与异性的相处、个人未来的发展等等都会给正处在巨大变化中的青少年们以较大的压力和困扰。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引发人们对这一族群的关注,也引发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思索。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不再仅仅被看成获得学业成功的工具,而且它本身就是成长的目标之一,这一点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人们认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后,就会发现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远远不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会因为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而自动提高。经常听到家长们困惑如何与自己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当他们试图和孩子谈谈时,结局并不见得会令自己满意。对于那些习惯了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老师来说,此类问题同样存在。如何让学生确立自信自尊,在班级中创造良好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取决于意识,更取决于具体的方法。想要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给他们一片灿烂的心理晴空,不仅需要懂得心理健康的理论,而且必须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训练,才能将之转化为内在自觉的行动。心理健康与否,更多是从外在行为上来体现,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心理健康训练就是学习一种良好有效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学习用自信自尊的方式看自己,学习用宽容理解的方式对他人,学习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个人的学业,学习用脚踏实地的信念对待自己的未来。这样的学习截然不同于知识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靠老师教授,更多的要靠专业的心理学方法来进行训练,通过训练来养成行为习惯。
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伍新春教授主编的《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丛书秉承上述从理论经训练到行为的心理学原理,按照青少年尤其是中职学生的切身特点,创造出一套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套书分为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适用于纳入教学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使用。学生用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由四部分组成:“生活链接”、“心之探索”、“训练营”和“我决定我行动”。“生活链接”中所选的例子都是青少年朋友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非常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思考,激发起他们继续探索的动机;在“心之探索”部分中重点介绍相关的心理学原理与观点,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规律所在;“训练营”是整个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在课堂中提供一个练习的机会,让同学们学习掌握新的行为模式,改变原有的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这一环节中,编者设计了大量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和自我探索的内容,使学生们有机会模拟真实的情景,练习使用新的策略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乃至生活;在“我决定我行动”模块里,则是给出一些作业和要求,希望大家把在本课程学到的知识、策略、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确实对个人生活有所帮助,对个人行为有所改变。教师用书的每一节内容则由“理论背景”和“活动过程”两部分组成。理论背景部分为教师提供详细的心理学理论,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本节内容的主旨所在,以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活动过程部分则详细提供了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方式,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等等,保证该节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目前现有的众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材读本中,此书摆脱了简单堆砌心理学原理的俗套,将落脚点放在外在行为的有效改变上,将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将使众多心灵蒙蔽阴影的青少年走出阴霾,生活在阳光下,生活在快乐中。
心理健康,从此有章可循。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0.29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