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中车:国家名片的红色基因》 严鹏 著 定价:58元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精彩文摘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装备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我国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形成完整产业链条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国中车人的砥砺奋斗和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从2018年的新年贺词提出“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当年两院院士大会评价“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从2021年1月19日视察京张高铁时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到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总结为高端产业取得的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车装备产品的评价是对中车取得成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中车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与鞭策。
140年前,从胥各庄修车厂起步的中国中车,在创业之初就承载着实业兴邦、产业报国的使命,致力于为国家塑名片、为民族铸品牌,研制出了“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形成了中国标准,为我国跨入高铁时代、为人民改善出行体验做出了特殊贡献。140年来,中车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不断丰富红色精神内涵和实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主人翁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火车头精神、进入新时代的高铁创新精神,是中车红色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这些红色基因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站在“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中车以“跳出行业看中车、立足全球看中车”的视野和远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践行产业兴国,向全球发布了“建设受人尊敬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发展愿景,奏响了时代强音。投身革命洪流是铁路工业弘扬民族精神的鲜红底色。20世纪初期,因铁路而生的中车企业,培育了我国早期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重要力量。中车所属企业,诞生了多个企业所在地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工会组织、第一个共产党员,还涌现出了王荷波、邓培、孙云鹏、林祥谦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凝炼成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品格,铸成了独特的“红色基因”,形成了一代代中车人信仰的种子和精神的内核。 担当时代重任是中国中车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明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中车与党同心同向,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以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出众多“新中国第一”,奠定了中国铁路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车用红色铸魂,用开拓创新锻造发展引擎,咬定高速重载目标不放松,助力铁路运输大发展。铁路牵引动力实现现代化,货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客运时速经过六次铁路大提速有了质的飞跃,有力支撑了铁路这一国民经济大动脉的运行,为中国经济腾飞注入活力。
铸就民族品牌是中国中车奔向崭新征程的鲜活动力。进入新时代,中国中车以制造大国重器为己任,扛起了交通强国的时代担当。从“中华之星”“中原之星”动车组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列车,从第一代国产地铁列车到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中车人用引领未来的豪气和壮志,持续发扬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精神,努力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时至今日,中国中车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历史证明,中国中车是伴随着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逐步建立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而不断成长的,伴随着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中国中车的发展,是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缩影;中国中车的成就,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具体体现。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回顾提炼中车红色基因和精神图谱,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红色历史成为极富魅力的百科全书,让红色文化成为中车员工的精神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追望大道,矢志不渝。希望中国中车手握历史的“接力棒”,把“红色故事”一代代讲下去,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新的起点上把“连接世界、造福人类”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文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红色中车:国家名片的红色基因》。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