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这本政治著作为什么格外牵动读者的情感?中国扶贫成功的“秘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这本政治著作为什么格外牵动读者的情感?中国扶贫成功的“秘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
2022-07-13 11:54:59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订购

周鑫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种人与人真挚的情感,并不是扶贫任务规定的,也不是上级领导要求的,而是驻村工作队真心实意和村民长期交往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人世间最宝贵最美好的情感。

01

  2020年底,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能够完成2012年提出的全面脱贫的任务,这出乎国内外很多人的预料。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很多政策扶持,大量资金投入。贫困问题确实得到了大幅解决。但说到彻底消除贫困,很多人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到。

  要知道,贫困问题,不仅长期困扰着我国,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老大难。为了消除贫困,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花了很多钱,设计实施了很多方案。无数大大小小的志愿者组织,在贫困国家长期努力,但解决成效却不明显。那些落后国家和地区,仍然深陷在贫困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更耐人寻味的是,某些发达国家的局部地区,甚至也出现了贫困现象。

  中国现在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有人认为实际上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然如此,按人均计算,中国在全世界仍然只能算是中游,远远不如很多发达富裕国家。

  而且,中国的贫困问题规模很大。贫困人口数以亿计,解决起来特别复杂。人均收入中等,意味着可用于贫困问题的投资,不可能很多。但就是在这些困难复杂的条件之下,中国创造出人类扶贫史的奇迹,在一个十四亿人的大国里,消除了绝对贫困。

  中国是怎么做到的?其中有什么秘诀?

02

  关于中国这次惊人的扶贫行动,媒体上有很多报道。可惜的是,这些报道往往沿用传统的“宣传”路数,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这本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实际上,正如书的标题所显示的,这本书本意是想要深入剖析当代中国政治,为此选择了扶贫减贫这个很有价值的角度。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是对扶贫做表面化的宣传,而是入木三分的理论分析。

  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们就从上面提出来的那个问题入手:中国在扶贫中有什么秘诀?

  中国的秘诀,说起来也并不“秘”,那就是巨量的资源投入。但是,这种巨量资源投入可不是巨额砸钱那么简单。

  我们从一个实际的例子说起。

  某偏远贫困山村。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属于重度贫困村。村民中但凡有点儿能力和条件的,都已经搬走。只留下6户13人,基本都是高龄老人。

  这种贫困山村,脱贫的唯一办法就是易地搬迁。为此,政府已经在其他地方建好了移居安置小区,做好了各种准备。只要这6户人家同意,马上就可以搬走,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但这6户人家却不愿意搬迁。其中的原因可以理解:他们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他们至少知道怎样生活下去。搬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作为各方面能力都很差的弱势者,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们自然有胆怯之心,所以,宁可保持现状,而不愿意搬迁。

  政府不能强迫这6户人家搬迁,于是便派出驻村工作队,慢慢做工作,希望能说服这6户人家自愿搬迁。

03

  研究者来到这个山村调查扶贫工作,看到驻村工作队正在给一家人修理房屋——屋顶漏了,下雨时,外面大下雨,屋里下小雨。这家人只有一口人,是个老太太。老太太的丈夫、儿子都已去世,儿媳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弱智的孙子,在县城的特殊学校上学。老太太一个人在家。

  老太太的房子漏了。她自己无力维修。驻村工作队听说以后,花钱买来建筑材料,主动帮老太太修房。研究者有些困惑,何必还要花钱修这种房子呢?只要老太太点头同意,立刻就可以搬走。根本没必要花钱修这些注定被废弃的房子啊。

  驻村工作队表示,老太太不同意搬迁,只能慢慢说服。而在老太太同意之前,总不能让她住在漏雨的破房子里吧。

  修完以后,驻村工作队带研究者来到他们住的地方。这也是个随时会塌的破房子,墙上有大裂缝。原来,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以后,在村民废弃的房子里挑了最好的一间,暂时住下。之所以没修这房子,是因为,完成说服工作以后,他们也就走了,再不回来了。所以,没必要修这房子。

  但是,他们却要花钱费力去修老太太的房子。

  无论是说服贫困村民异地搬迁,还是帮助村民找到脱贫的办法,靠政府的一纸命令,或者一笔钱,都是不可能的。驻村工作队要用真情实意去和村民打交道,用时间、用耐心、用努力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村民形成类似家人一样的亲密关系,只有这样,村民们才愿意听取驻村工作队的建议。

  正是在这种亲密如同家人的关系中,最终,那个老太太和其他5户村民接受了驻村工作队的建议,搬到了移民安置小区。这个贫困山村的脱贫工作顺利完成了。

  在前言中,作者说关于驻村工作队这部分内容,会牵动读者的情感。我还不太相信,但读着读着,果然有“泪奔”内容。

  还是那个老太太。她搬到移民安置小区以后,有一天,想要去特殊学校看望她那两个弱智的孙子。得知此事以后,驻村工作队的书记开着自家的小汽车,带着老太太去特殊学校。经过长期的驻村工作,很多驻村工作队员和贫困户之间都有了亲情一般的联系。脱贫搬迁以后,他们依然常来常往,就像亲人一样。

  研究者目睹了这一幕。书记和老太太来到特殊学校,一起站在教室窗外,慈爱地看着教室里正在学习叠毛巾的弱智孩子。两个人的神情如此相似,都是看向自己家人时才会有的光彩和柔情。他们就是同一家人。

  看到这一段,很难被什么感动的我,感动了……

04

  这种人与人真挚的情感,并不是扶贫任务规定的,也不是上级领导要求的,而是驻村工作队真心实意和村民长期交往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人世间最宝贵最美好的情感。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这就是中国扶贫成功的秘诀之一。

  一个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除了自然条件恶劣以外,当地人知识、视野的狭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是村干部、村里的能人,往往也有这方面的短板。因此,外来的扶贫者,他们带来的资金、经验、知识、见识,对扶贫来说尤为重要。

  国际上,对这种志愿扶贫者的作用,也非常重视,认为要优于政府投资。事实上,出资组建、派出各种各样的志愿组织,是国际上主要的扶贫方式之一。

  很多人可能以为,中国的扶贫完全是政府项目,其实,类似驻村工作队这样的扶贫工作者,就是国际上的志愿者。这些驻村工作队,虽然很多来自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和扶贫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就是响应政府号召来到贫困地区扶贫的。

  当然,参加扶贫工作对他们在本单位的提升、奖励有好处,但这种好处被夸大了。参加驻村工作队的人很多,而任何单位的提拔名额也不会有那么多。大部分人参加扶贫工作,注定不会因此得到提拔。

  吸引这些驻村扶贫人员的,和吸引国际上那些志愿者投身扶贫的原因,没有什么不同。在工作中,他们能感受到改变现实的成就感,能感受到被人信任、被人需要的满足感,进而能和被帮助的人建立起真挚的家人般的情感。这方面的心理满足很大很多——远比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想象的,要多得多。

  重点在于,中国在扶贫事业中投入的这种“志愿者”数量,相比国际上扶贫志愿者的数量,要多很多很多倍!

  201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项目志愿者的人数是1.7万人。美国有一个派往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和平队。1966年,派出的和平队的人数达到顶峰,是多少人呢?1.5万人。

  中国派到贫困地区驻村工作队有多少人呢?将近300万人!2020年,还有90多万扶贫者驻扎在乡村。

  上百倍的差距,正是中国扶贫成功,也是国际上扶贫进展不大的原因所在。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中国投入扶贫的资金,不是最多的,更不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但是,从真正投入扶贫的资源总量来说,中国无疑是遥遥领先、大大超出的。多到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彻底断了追赶的念头。

  如果某个西方国家完成了中国这样的扶贫事业,那么,类似《时代周刊》这样的主流媒体,某一年的年度人物肯定是驻村扶贫工作队这个群体。在世人心目中,他们会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群体。

05

  说到美国的和平队,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美国人何伟——《江城》一书的作者。我曾经写过评论他的书的文章。在评论时,我的想法是,虽然何伟很认真、很愿意融入中国社会,但他们那种“志愿者”方式,注定和中国社会有难以消除的隔膜。他们不承担当地人必须承担的种种责任。他们在中国的生活不是真实的,说到底是较弱造作的。

  看了《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我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和平队这种组织虽然鼎鼎大名,也办了很多年,但并没有真正改变什么的原因所在。一方面,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至于影响、改变,就更难了。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投入的资源,很少很少,只是蜻蜓点水级的。何伟和他的同伴,只有两个人。虽然四川涪陵不是大城市,但指望两个人改变这个城市,也未免太过幻想。两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和城市中,命运只能是被好奇被围观。投入这么一点点资源,与其说是要改变世界,不如说只是想感动自己。

  真想改天换地,消灭贫穷,就要实实在在地投入巨量资源。中国投入了数以百万的“志愿者”,同时还要在国家提供的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之下,才得以战胜贫困。这是实实在在改变世界的唯一方式——世界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从这个角度回望新中国的历史,你会意识到,无论是打败国民党政府,还是成功实现了工业化,新中国都没有取巧抄近,而是老老实实地动员起巨量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堂堂正正地、坚定不移地建设新社会。扶贫事业的伟大成功,其实是这个一以贯之的能力的再一次发挥。

  在这其中,包含着一个更重要的道理。关于这个道理,下篇文章接着说。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李子旸。

  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