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 李芳
九十五年波澜壮阔,九十五年风雨兼程!
八一建军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向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份军事历史相关系列书单,一起用阅读向奉献在国防一线的官兵和科学家们致敬!
本书单共9种图书,分别是:《军民融合战略概论(上下)》《核技术的军事应用——核武器》《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理论与方法》《面向适航的无人机系统安全性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无人机系统的试验与鉴定》《无人机集群控制理论与方法》《思源·激流》《交通大学师生抗战回忆录》《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
建军理论篇

《军民融合战略概论(上下)》(订购)
主编: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军民融合深度融合当前国家决策层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军民融合战略概论(上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意见文件为指导思想,以构建我国新形势下的军民融合战略创新体系为目标,基于作者长期的思考,阐述了军民融合战略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实务探索、支撑体系、协同发展、案例精选等内容,全书共分6个篇章23个章节,对军民融合战略思想进行了系统的传承和创新,为全面展示军民融合深度融合理论方向奠定基础。
科学技术篇

《核技术的军事应用——核武器》(订购)
编著:胡思得 刘成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核技术的军事应用——核武器》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与核武器相关的科技知识,包括基本原理,系统构成,研究、设计和诊断方法,核武器的分类及战术技术性能,核爆炸效应等;还介绍了与核武器有关的核政策、核战略、核态势、核军控、核安全等相关内容,凸显了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该书内容全面、深入,资料性强,便于从事核武器事业的有关专业人员、外交人员、领导、管理人员、指战员、高校师生从中查到有关信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理论与方法》(订购)
编著:陈宗基 周锐 张平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是表征无人机系统特征的重要技术,《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理论与方法》的编写宗旨是助力我国科研人员和青年学者以国际先进水平为起点,开展我国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原始创新。本书关注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的理论和方法,内容涵盖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架构和功能,无人机建模与控制,无人机故障检测、诊断与重构,无人机对环境和态势的自主感知与评估,基于态势感知的无人机自主决策,无人机自主进场着陆导航,无人机航路规划与实时重规划,多无人机协同控制,以及无人机互操作与分布式异步通信协调控制。

《面向适航的无人机系统安全性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订购)
作者:卢艺 张泽京 张曙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面向适航的无人机系统安全性动力学建模与仿真》针对当前国内外军民用无人机系统安全性水平尚难以满足未来适航规章要求的现状,基于国际前沿的“动态反馈回路视角”下的系统安全性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以” 纯语言描述”和“事件链模型”为基础的安全性思想的局限,以强化未来大型无人机系统适航在管理和技术活动中应具有的“系统性”和“动态性”特征要求。尤其是并非仅关注无人机本体的技术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而是系统性地考虑了无人机系统研制、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多层级、多维度的风险因素的耦合作用,创新性地提出了”系统安全性动力学”的建模和仿真方法,用模型化工具支持无人机系统安全性水平的全局性评估及管控策略的形成,为未来我国大型民用无人机系统面向适航规章要求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政策管控效率、保障公众安全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解决思路。

《无人机系统的试验与鉴定》(订购)
作者:赵永杰 田煜 乔建军 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无人机系统的试验与鉴定》以面向设计研发和鉴定服务为目的,以系统工程理念和方法及技术成熟度管理为指导,在结合我国当前开展的多型大中型无人机系统试验、鉴定和试飞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无人机系统,特别是大型无人机系统重大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过程,有机地融合了设计研发与鉴定试飞验证;全面阐述了大型无人机系统试验与鉴定流程、验证与确认过程中的预测与评估方法,详细陈述了大型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技术。最后对当前国内外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设计鉴定/定型)新的认知和新的理念进行了展望。本书可供无人机专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学习和参考。

《无人机集群控制理论与方法》(订购)
作者:王祥科 沈林成 李杰 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无人机集群具有成本、数量、抗损毁、敏捷组合等优势,在军民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成为近十年的研究热点。集群控制是无人机集群系统协同的核心。本专著基于集群OODA回路中的分布式“决策和行动”展开,旨在为读者建立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控制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无人机集群控制理论与方法》共分8章,全面介绍了无人机集群系统的概论、集群体系架构、组网与通信、集群无人机系统、集群飞行控制、集群飞行安全、集群决策与规划等内容,反映了无人机集群控制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成果。
交大记忆篇

《思源·激流》(订购)
主编:姜斯宪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思源·激流》是一本交通大学地下党员口述史。
全书36.5万字,照片216帧,共收录27位在交大求学及从事革命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校友的口述回忆,着重记录他们在交大的求学生活、革命经历以及为上海解放、新中国建立前赴后继、浴血奋进的英勇事迹,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不凡业绩,展现了共产党人赤胆报国、忠于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坚守信仰、勇于担当的人格风范。
长达15年的登门拜访,共精心采撷了27位在交大求学及从事革命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校友的口述回忆。积累了素材稿40余万字,录音近60小时,视频200G,照片千余张。

《交通大学师生抗战回忆录》(订购)
主编:朱健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交通大学师生抗战回忆录》以抗战时期交通大学的办学历程为主线,从1934—1946届交大校友的回忆录中截取师生文章66篇,展现了交大师生在民族危亡之秋,同心砥砺、风雨兼程、弦诵不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上海坚守到重庆办学,十数年辛苦遭逢,跌宕起伏,经受住了最艰难的考验和锻炼,使交通大学的血脉传统得以留存延续。这段历程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史上重要篇章。本书可作为青年学生陶冶情操、认知历史的辅助读本,也可作为高校历史研究人员的参考读本。

《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订购)
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系统反映了从1925-1949年中共交通大学地下党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忠实记录了交大地下党员、爱国师生浴血奋进的感人事迹。全书共分中共交大组织的建立、抗日救亡运动中起伏、“学协”活动与党组织的重建、交大沪、渝两地党的活动与发展、反“甄审”与争和平、抗暴斗争与护校运动、救饥救寒与“反美扶日”、黎明前的战斗共八章,充分展示了交通大学地下党的斗争历程,是一部缅怀先辈、激励后学的佳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