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辩证法的观念》(订购)
王庆丰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辩证法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吉林大学王庆丰教授的新著《辩证法的观念》(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下文简称《观念》)从哲学史与哲学观两个层面对辩证法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图从根基处深化澄清辩证法理论的原初内涵和理论本性,阐明其作为一种哲学反思的思维方式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质。该书最为独特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观念》认为,“对话”是辩证法的原初形式,这种对话辩证法的理论旨趣在于引领人们去追求真理,但这种真理不是关于自然世界的本原、始基的“物之理”,而是关于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生活信念、价值标准的“事之理”。
在柏拉图晚期的对话中,辩证法成为认识理念的思想逻辑进程,这样,辩证法思想就从“对话”走向了“独白”,将对至善的追求诉诸彻底的概念思辨。黑格尔的辩证法继承的正是这个传统,在逻辑学中,概念的自我辩证运动达到的是对绝对理念的认识。这样,黑格尔把柏拉图的“静态辩证法”发展成为一种作为概念辩证运动的“动态辩证法”。
《观念》一书在探讨辩证法的起源时认为,辩证法的诞生和古希腊独特的政治制度——城邦制具有密切的关联。城邦制使广场作为一个专门的公共空间出现,并专门用来讨论公共事务,同时使话语的辩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工具。辩证法和修辞术成为公民讨论公共事务所采用的两种方式,而其中辩证法被看作是对逻各斯的一种正确的使用。政治的决断被诉诸为一种知识论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原初意义上的对话辩证法不仅是一种思辨逻辑,更是一种对话伦理。它不仅通过话语逻辑来认识至善理念从而保证社会的团结,更通过商谈伦理达成商谈共识从而达到社会的协调统一。
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实践哲学的概念。辩证法试图通过认知真理确立一种合乎人之本性的公共生活,这是辩证法最为本己的理论旨趣与使命。


《观念》一书立足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关于辩证法的具体论述探讨“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黑格尔首先在积极的意义上将辩证法与否定性内在地关联起来。“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黑格尔对辩证法的高度肯定就是基于辩证法的否定性,但黑格尔仅仅将这种否定看作是通达思辨的肯定形式的中间环节,于是辩证法就成为黑格尔建构其宏伟的形而上学体系的工具,它以一种绝对真理的名义发挥着思想的规范和统治作用,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导致的结果就是,辩证法的否定性和批判性最终被窒息在由思辨的肯定所造成的意识形态的枷锁之中。这就不仅掩盖了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的原本意义,而且也使辩证法变得神秘难解。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就是要破除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性,但这种“颠倒”绝不是简单的翻转和剥离,而是要从黑格尔辩证法中转向出来。马克思的这一转向是通过穿越黑格尔哲学的意识形态幻象,“退回”到对象实际的此岸世界,即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标志的现代社会而实现的。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性”,最终确立了“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这种“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理论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批判的方法上,马克思主张“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是一种后形而上学的批判方式;在批判的道路上,马克思认为应当“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这使得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具有了现实性和力量;在批判的旨趣上,马克思试图将批判的辩证法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从而推翻“一切被奴役的关系”。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正是方法、道路和旨趣的统一。


马克思“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理论架构是在《资本论》中得以实现的。可以说,对《资本论》中辩证法问题的阐释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最为真实的理论内容。
对此,《观念》一书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能将《资本论》中的辩证法仅仅理解为一种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辩证法作为逻辑学,不仅是认识理念的逻辑进程,而且是实在主体自身的逻辑展开过程,是主客体相统一的逻辑。思想运动的内涵逻辑处理的是思维领域的主客统一的逻辑,属于辩证法的低阶问题。社会历史领域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为复杂的领域,求解社会发展的内涵逻辑属于辩证法的高阶问题。
《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通过批判旧世界而发现新世界,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出来。《资本论》所处理的正是辩证法的高阶问题。正是在批判的辩证法的意义上,马克思把黑格尔的概念的内涵逻辑发展成了历史的内涵逻辑,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大逻辑”,它表征的是人的存在方式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逻辑的统一。
所以从本质上看,辩证法最本己的使命总是与人的现实存在,与人类的美好生活关联在一起。而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现实就是人受资本这一抽象事物的统治,因此,在资本逻辑宰治的现代社会,超越“资本的文明”,确立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就成为辩证法最为重大的历史使命。

(原文刊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作者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图书信息

《辩证法的观念》(订购)
王庆丰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为王庆丰教授研究辩证法理论的论文汇编,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辩证法的哲学史,主要是对古希腊一直到现当代的辩证法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下篇是辩证法的哲学观,主要是关于如何理解辩证法,以及应当确立怎样的辩证法观念。该书重点介绍了以苏格拉底、黑格尔、康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尔库塞等为代表的哲学家的辩证法思想,通过论证与比较,清晰明朗地勾勒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简介
王庆丰,男,河南林州人,出生于1978年10月10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在《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30余篇。出版《德里达发生现象学研究》《〈资本论〉的再现》等多部学术专著。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先后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等。
来源:吉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