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聚焦二十大丨深入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2种主题好书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聚焦二十大丨深入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2种主题好书
2022-10-21 10:06:08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诚挚推荐2种主题好书,分别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制胜?——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与您共同深入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推荐书目

01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订购

佟德志 主编 漆程成 副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彰显社会主义民主优势

打破西方民主迷信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自信

燕继荣、杨雪冬等权威专家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在的逻辑,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与创新、形态与特征、要素与结构、推进与发展等基本内容展开,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面描绘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演变,总结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丰富经验,突出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作者简介

  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民主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当代中国民主治理、西方民主思想、民主话语体系等主题。出版专著《法治民主:民主与法治的复合结构及其内在逻辑》《现代西方民主的困境与趋势》《民主的否定之否定: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与逻辑》等,在《政治学研究》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

  精彩选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福祉。党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共产党有着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和动员力,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西方一些政客企图挑拨离间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只是痴心妄想,绝不会得逞。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大代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纽带。人大代表通过履行代表职责,及时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渠道反映给党委和政府。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正面引导和解释;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法提出议案和建议,推动从法律、政策层面予以解决。多年来,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组成了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各地两会的“热度”往往体现的是体恤民情、关怀民生的“热度”。从中可以看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看到代表、委员们依法履职、积极作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到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02

【关键词: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何以制胜?——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订购

张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界新锐深度思考

用学理解码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

七大维度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历经千难万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制胜之道进行理论上的解码,既是中国共产党一次关键的自我总结、自我思考,也是面向下一个百年、走好新征程之路的内在必然,更是回应国际社会期待、向世界宣介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的外在要求。

  解码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需要拓展研究视野,从多维视角、多重坐标出发综合定位。《何以制胜?——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从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近代以来求索民族复兴的历程、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人类现代化探索等角度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中华文明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基因密码、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核心主题、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制度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正确方向、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人民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理论保障、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精神密钥。

  作者简介

  张明,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现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基地副主任,兼任多个国家一级学会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出版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理论文章十余篇,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或转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4项,先后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精彩选摘

  如何解码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不仅是引发国外学界和政界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走向强大过程中所提出的自主性命题。一方面,对于国外观察者来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功,实际上已经以无可辩驳的确定性方式构成了人类政治史上的一大奇迹。无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实践持何种立场、何种态度、何种观点,都无法否认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催生的巨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另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自身而言,“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是党在新时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所必须要回答的理论元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历史主义者,从不割断历史, 积极汲取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历史养分。在中国共产党跨过百年峥嵘岁月的重要时间节点,认真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科学凝练历史经验、系统发掘历史智慧,对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系统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过程中,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为指导,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进行理论解码。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多元研究视角,即对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的理论解码一方面必须要紧紧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整体性历史,另一方面又不能单纯拘泥于百年历史进程,单纯就百年党史而谈百年成功之道。必须要拓展研究的视域,从更加多元的参照系出发,从更加长远的历史审视距离出发,综合把握百年党史的重大思想史价值与意义,并期冀从多维比较系中综合定位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的内在理论密钥。

  当然,必须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是人类社会的史诗级事件,其成就之显著、过程之曲折、实践之复杂世所罕见,并且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仍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之中,因而全面透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并进行理论上的解码并非一件易事。

即将出版

《民意为本:中国民主的关键词》

韩震 等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意为本:中国民主的关键词》由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领衔编写,该书选取数十个有关中国民主的关键词,通过学理阐释,使读者具体形象地把握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选取的关键词涉及民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协商等等,多角度反映了中国民主的特征,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对于广大读者深刻理解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