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物理学与哲学的另一半对话》(订购)
赵建 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大家有着不同的观点,比如有的观点认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和哲学已经渐行渐远。”
“现代科学会带来哲学的衰败。”
“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钱学森语)
就物理学和哲学而言,这对曾经的同胞兄弟到底是分道扬镳,还是相映生辉?
《基础物理学与哲学的另一半对话》给出了答案。
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依据基础物理学中牛顿力学、电磁学、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现代热力学300多年发展形成的大量理论和实验事实,对基础物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基础物理学的发展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发展之间存在惊人的契合关系,从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大方面验证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同时,由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作用,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视角下,借助哲学的力量,原本非常难以理解的现代物理学理论也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基础物理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之间呈现出相映生辉、相得益彰的关系。
本书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为读者提供了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为晦涩难懂的物理学和哲学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
在唯物论部分,本书论述了牛顿力学、经典电磁学、热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现代宇宙观中所体现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折合成一年日历的方式,描绘了当前宇宙从诞生到现代人类社会138亿年来的演进过程,讲述了宇宙从能量到粒子,到太阳、地球的诞生,再到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和演进,在全年日历最后一分钟的几十秒内人类诞生了,在全年日历最后一分钟的最后一秒出现了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近现代文明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形象、生动地理解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是多么的幸运和了不起,从而充分理解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第一性原则。
在辩证法部分,本书围绕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世界处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不仅讨论了它们在经典电磁场理论、经典热力学理论中的表现,而且讨论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现代热力学中所体现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的思想。
在辩证法部分,本书还利用相对论、量子理论、现代热力学等现代基础物理学的成果,验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规律的主要内容。 在认识论部分,本书以大量的物理学事实验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等。
通过以上的内容,基础物理学不仅验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还可以使熟悉物理学知识的朋友更生动、系统地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更深刻地增加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
例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既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成就,又是现代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相对论所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爱因斯坦依据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发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即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随后,爱因斯坦通过质能方程,发现了质量和能量的联系,即质量和能量不再相互独立,可以相互等效;再后,爱因斯坦发现了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四维时空和质量(能量)的联系,质量(能量)可以造成狭义相对论中平直的四维时空的弯曲,由此物体运动受到弯曲时空的约束,即著名的引力场方程,因此相对论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对时间、空间、质量、能量、惯性、引力等基础物理量普遍联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从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点出发的视角,相对论也变得容易理解了。
对量子力学,作者从矛盾的观点出发,指出量子力学就是利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解决了波动性和粒子性这个长期困扰物理界的问题,形成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玻尔互补原理等体现对立统一思想的基本观点,进而分别从波动性和粒子性出发产生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两大等效的量子力学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角度出发,抽象的量子力学理论也好理解了。
再例如,作者利用对称与矛盾的对应关系,具体剖析了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再到广义相对论中体现的矛盾运动、量子理论中电弱强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过程中的矛盾运动、现代粒子理论中粒子获得质量的希格斯机制,以及夸克模型形成过程中的矛盾运动等,不仅以物理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成果验证了辩证唯物主义中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同时借助哲学上矛盾运动的概念,使深奥、高冷的现代物理学理论变得容易理解了。
总之,物理学和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领域内的一些重大发现都曾是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尖锐斗争的焦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大大深化了,并且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这种改变又必然促使人们把对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作为物理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书有什么用?
相信这本书会引起年轻读者对物理学与相关哲学问题的兴趣,也许有人会因此改变人生的方向,扬起科学的风帆。
专家点评
本书通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形象化,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抽象的物理学原理及其与哲学上的联系。全书主要方法设计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有独创的先进方法与手段,别具风格,给读者以清新的感觉。全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论据充分,论证科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通顺,可读性强。全书很多内容契合了当下高校中倡导的课程思政思想,可以推荐高校学生作为课外读物。
来源:天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