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潮起》出版:解开中国创新型企业崛起之谜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潮起》出版:解开中国创新型企业崛起之谜
2023-08-24 13:23:20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订购

封凯栋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年8月出版

  为何“以市场换技术”实践慢慢背离了实现自主技术快速进步的初衷?

  华为、比亚迪等企业为何能在政策环境对其不利、跨国公司冲击的背景下实现崛起?

  与“市场换技术”企业相比,华为、比亚迪这些自主创新企业坚持了什么、做对了什么?

  工程师主导的权力结构是如何激发自主创新的?

  企业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管理模式最有助于自主创新?

  今天,在核心科技攻关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一书详细记载了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崛起的过程。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洞察,通过对“以市场换技术”和“自主创新”两种企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它们的行动差异,从宏观的政策变迁和微观的企业创新两个层面解释中国创新型企业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书中再现了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工业追赶和自主创新的历程中披荆斩棘、在曲折中前进、在逆境中奋起的历史细节,令人动容。

  本书作者封凯栋在过去20年间进行了超过500人次的个人访谈,受访者包括工程师、企业管理者、工人、学者和政府官员。正是在访谈和调研中的切身感受,驱使作者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展开工业研究。

  本书记录中国工业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艰难转型过程,总结了后发国家进行工业追赶和技术学习的宝贵经验。

  书中通过对华为、比亚迪、奇瑞、大唐电信展开案例研究,揭示“工程师主导的权力结构”是中国创新型企业能够实现崛起的原因。

  本书文风朴实,文字富有生命力。书中详细讲述“北京吉普风波”“七八计划”“鞍钢宪法”等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迷雾中摸索、一步一步试错的历史事件,令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自豪感。

  阅读本书,广大工程师群体及企业的管理者将获得强烈的共鸣,因为书中所讲述的正是他们的故事、是他们所亲身经历的历程。

  “新一代青年人”将对中国工业自主创新的历史进程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融入自主创新的时代大潮。

  公共管理、政治学、科技政策、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等专业的师生及研究者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拓展对中国工业政策和创新企业成长的理解。

  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政府在工业创新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投资者可以洞悉中国工业发展的趋势和亮点,做出更好、更具前瞻性的投资决策。

作者简介

  封凯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SPRU)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工学学士。长期从事中国工业和中国创新政策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近百篇论文,出版了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和《国家的双重角色:发展与转型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专著。

  与路风教授合著的《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及相关的工业研究工作对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政策转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曾在中美创新对话、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等政府间对话机制和国内组织中担任中方专家和首席专家等角色,是学术团体AIRNET(The Academic-Industry Research Network)骨干成员。

专家推荐

  未来10~20年,中国企业都将面对一个不太友好的外部环境。如何在逆境中实现技术突围,《潮起》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周路明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深圳)CEO

  本书从工程师主导的中国自主创新型工业组织的角度,梳理和展示了中国产业崛起和科技创新突破的历程,不仅是对中国经验的真实总结,也是对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诠释与弘扬。

——秦朔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潮起》所揭示的是,中国创新型企业涌现的必然性来自中国企业对自主技术学习的努力探索,来自决策者在关键历史节点抓住机遇推动的政策范式转型,更来自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自立自强的社会共识和精神面貌。

——李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本书作者长期关注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在过去20年间访谈了500多人次的工程师、企业管理者、工人、学者和政府官员。正是在系列访谈中的亲身体会,驱使作者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去研究创新型企业与创新政策。本书通过介绍我国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和奋斗历程,告诉读者正是战略层面的坚定信念推动这些企业走上创新之路,而不是跨国公司的恩惠与发达国家的施舍。

——眭纪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