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
2023-11-29 09:42:01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数字人文”等同于数字文学?

  什么方法属于“数字方法”?这些方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什么是文学研究中的分解思维或计算思维?

  计算方法和技术分析能用来研究文学作品吗?如何研究?

  “媒介方法”如何应用于数字或纸质文学作品的研究?

  ChatGPT以及诸如此类的智能技术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数字人文方法应用于文学研究存在哪些局限性?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订购

[英] 马丁·保罗·伊夫

王丽丽 郝红玲 吴永红 李珊珊 刘志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几个世纪以来的人文研究都以细读经典为研究方法。以文学研究为例,在学科愈加细分的学院传统里,文学研究可以按照地域、时段细分为若干子领域,每个子领域都有自己的经典,要求学者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细读那些文学经典。之所以要按照经典性对作品进行筛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太多,研究者毕其一生都不能穷尽。此时,计算方法在人文领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就像一场风暴,正在改变人文领域学科的研究,数字人文方法在文学研究中不断被应用并为文学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更丰富的研究方法。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英文版于202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于2023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马丁·保罗·伊夫(Martin Paul Eve)是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文学、技术与出版专业教授,同时也是数字教育战略负责人和很多数字人文项目的创始人。马丁以倡导学术资源开放共享而著称,他的研究聚焦在当代英美小说、数字人文、学术开源等。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是数字人文与文学批评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是首部以具体操作案例研究文学作品的著作。本书深入探讨了数字方法用于文学研究的多种方式,以及人文方法研究数字文学的路径。本书提供了从作者与书写、空间与可视化、地图与地点、距离与历史等角度应用数字人文技术解读文学的具体方法。本书向普通读者介绍了数字人文相关概念,同时也向数字人文学科专业人士提供了可深入研究的文学话题,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数字人文应用文学批评的前沿技术和方法。

  本书的特色在于将原创研究与分析案例和示例相结合,对想了解数字人文和文学研究及数字文学研究领域的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学者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学习价值。正如作者所言:“当读者读到我将马克·布莱克洛克(Mark Blacklock)的小说《我是杰克》(I’m Jack)与拉塞尔·赫班(又译霍本)(Russell Hoban)的《瑞德里·沃克》(Riddley Walker)比较这一部分时,他们会感谢我和译者的努力。”

专家推荐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提出的研究范式解决了海量文学文本由于学者时间和精力限制无法深入研究的问题。本书提出通过计算方法发掘大量文本中的风格、主题、内容等信息,构建更广泛而连续的文学史。这种方法不仅在宏观层面上弥补了阅读的缺陷,而且通过验证个别文本的近读过程,确保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认知方法,挑战了传统对文学独特性的理解,使得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评估成为可能。这一新方法在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方面带来了全新的视野。

——上海外国语大学 乔国强教授

  本书是以跨学科视角探讨数字人文与文学批评的富有创见的新成果。本书采用远读和文本细读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阐释了如何使用数字工具解读文学作品,以崭新的研究视角为分析作者风格、绘制文学地图、可视化文学空间提供了借鉴。本书翻译团队以前沿的眼光和学术的真诚,向中国学界展示了数字人文领域文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对我国数字人文研究和文学批评范式拓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 罗良功教授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是一本关注数字人文在文学研究领域应用的前沿性著作。本书厘清了“远读”和“近读”两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差异性,并提供了大量利用数字方法解读文学文本的“远读”路径。本书关注数字人文技术在文学批评方法中的最新应用和对传统批评范式的超越。同时,书中还探讨了数字人文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文学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复旦大学 陈靓教授

  本书是英国数字人文专家马丁·保罗·伊夫探讨应用数字人文进行文学批评的最新成果,通过小说研究的例子探讨了将数字人文方法应用于文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更加接近文本、观察文本叙事的新视角和新路径。本书译文流畅,可读性强,既能激发数字人文领域初学者的兴趣,亦能满足资深文学研究者拓宽研究路径的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克东教授

作者简介

  马丁·保罗·伊夫(Martin Paul Eve), 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文学、技术与出版专业教授,同时也是数字教育战略负责人和很多数字人文项目的创始人。马丁以倡导学术资源开放共享而著称,他的研究聚焦在当代英美小说、数字人文、学术开源等。他出版了《计算机细读》《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反对批评的文学》等共9部著作,发表了43篇论文。马丁被《卫报》评为2017年高等教育最鼓舞人心的五位领导者之一,2018年被授予鲁汶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荣誉勋章,2019年获得莱弗休姆信托基金的菲利普·莱弗休姆文学研究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