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订购)
金雯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编辑推荐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系主任金雯发轫之作,聚焦文学情感研究。从《被解释的美:英语的方法和趣味》到《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从倾囊相授英语学习方法的莫水田老师到专攻情感研究的金雯教授,十年磨一剑。
◆ 重新定义以理性著称的启蒙时期为“情感时代”。将18世纪西方现代性的缘起与情感问题相连,集中于18世纪英语小说的分析,从情感视角出发对现代小说的崛起重新加以审视。
◆ 以“情感”为窗口,关注18世纪英语小说中的同情、忧郁和恐惧。着重分析理查逊小说、菲尔丁小说、斯特恩《项狄传》、18世纪晚期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等。
◆ 18世纪牵动着一条重要的观念史和文学史脉络,可以帮助我们串联起现代性的前世今生。它照亮了当今西方乃至中国社会共同面对的复杂问题,有助于理解世界文明的走向,拓展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分别为18世纪情感观念研究和18世纪小说文本解读。本书重新定义了启蒙时代的根本特征,从“理性时代”的说法转移至“情感时代”;并从情感和内心的刻画以及私人社会形成的角度,对18世纪写实小说的兴起做出新的阐释。第一编的情感观念史梳理,为第二编的文学作品阐释建构一个坚实的语境,也使得著作同时体现了理论深度和专业文学解读的洞见,是一部学理性、深度和可读性兼备的人文思想著作。
作者简介
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汉院比较文学系主任。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著有《多元普遍主义》(Pluralist Universalism, 2012)和《被解释的美:英语的方法和趣味》(2018)。译著包括布鲁姆《影响的剖析》(2016)、翁达杰诗集《剥肉桂的人》(2017)、乔丽·格雷厄姆诗集《众多未来》(2020)和威廉·库珀诗集《诗人与牡蛎》(2023)等。并以“莫水田”为笔名在自媒体上写作评论、随笔与诗歌。
专家推荐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定义18世纪为“情感时代”,并从人类科学的角度解释了启蒙与情感的关系。其中对情感术语的辨析、情感的分类以及文学情感的概念解析都十分精到。本书是首次全面研究启蒙“情感”这一重要议题的专著,是一部熔定义、史料、多种理论、文本细读、宽泛比较、个人见解于一炉的经典之作。
我一直呼吁国内的外国文学、文化、历史、思想等领域的学者们重视18世纪研究。这也是我为这部著作问世高兴的重要原因。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部力作能开启一个研究18世纪外国文学的新天地,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学者跟进18世纪文学研究。
——刘意青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8世纪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