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工业遗产史录·广东卷》:勇立潮头的南粤大地,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全过程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工业遗产史录·广东卷》:勇立潮头的南粤大地,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全过程
2024-01-16 11:53:28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勇立潮头

以工兴国

  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区别于原始社会及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通过机械化大生产来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形成了以工业持续发展为动力的人类社会转型机制,即工业化。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后发国家通过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与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型,实现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自身也呈现阶段性与迭代发展的趋势,工业遗产应运而生,成为记录国家工业文明进程及工业建设成就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程中,广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工业及工业遗产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包括:

  1

  形成时间跨度大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手工业传统的地区,广东是西方近代工业在中国的最早登陆点,清末广州“一口通商”及海上贸易的兴发,推动了西方近代工业产品的输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柯拜船坞在广州黄埔建立,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柯拜船坞旧址

  在随后150年间,广东工业发展历经清末洋务新政、民国广东自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建设及“小三线”建设等多个发展阶段,工业规模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至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又首创利用外资发展 “三来一补”企业,带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兴起,开创了工业发展新模式。

  总而言之,广东在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始终勇立潮头,不同时期均有代表性工业遗存,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全过程。

  2

  举办主体多样化

  因早开风气,近代广东社会对工业投资人抱持开明的态度。在西方工业投资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广东近代出现了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工业企业模式。尤其是民族资本、华侨资本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出现了最早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企业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以及协同和机器厂、均和安机器厂等一批机器工业企业;而新宁铁路、潮汕铁路等华侨投资的交通运输业更领全国之先,大放异彩。

19世纪中期广州纺织女工及传统纺织机具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工业遗产中,华侨投资和中外合资也占有相当比例,这些工业遗产因其多元化的投资背景,反映了广东社会普遍重视实业、以工兴国的思想。

  3

  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广东传统手工业主要集中在佛山,其为陶瓷、铁器等的生产中心;缫丝业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等地;清末,广州则在西关一带形成了纺织机房集中区。鸦片战争后,广州迅速成为广东造船、机器制造、建材生产、交通航运及仓储等的产业中心。至1930年代陈济棠督粤时期,大量省营工业选址广州,在西村、河南(一般指今海珠地区)等城市区域形成工业区,在促进城市分区发展的同时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党和国家的统筹规划,以及“一五”“二五”计划的具体实施等举措,广东逐渐改变全省工业分布广州的单核局面。一些城市开始明确产业定位并形成具有显著特征的产业类型,如汕头、湛江的港口航运业;茂名则通过油页岩的开采与炼油,一跃成为“南方油城”;受国防及“小三线”建设影响,粤北韶关成为新的工业重镇。

  虽然如此,广东的工业布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集中在以广州为代表的几个中心城市,这从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中也可发现其规律性。

广东工业遗产分布图

  4

  行业特色鲜明

  由于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及历史机制等因素,广东工业建设形成了一些具有行业聚集性的产业类型。其中,近代造船、机械制造(重工业)与机器缫丝出现最早,并长期存续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留下了包括柯拜船坞、中山船厂、江门船厂、广州造船厂、惠州船厂、广州城安围船厂、广州黄埔文冲船厂及鱼珠船厂,以及协同和机器厂、广州柴油机厂、广州纺织机械厂、广州钢铁厂等重工业遗产。

请将手机左转90°观看

1990年代广州文冲船厂全景

  广东有着悠久的甘蔗种植及炼制蔗糖的历史,1930年代广东引入西方先进制糖设备,建设番禺新造糖厂、市头糖厂、顺德糖厂、东莞糖厂、揭阳糖厂、惠阳平潭糖厂6家新式机器甘蔗制糖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糖工业成为广东省的重点发展方向,至1958年全省已新建糖厂60余家,其中包括对甘蔗进行综合利用的江门甘蔗化工厂。从这些糖厂中产生了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的江门甘化厂制糖分厂及附属码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顺德糖厂等一批价值极高的工业遗产。

江门甘蔗化工厂

  另外,茂名油页岩开采及炼油的各个生产环节集中于一个城市,产业聚集与空间聚集高度整合,其工业遗存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作为工业大省,广东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省份,在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与公共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1990年代,广东各地政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城市工业留存的问题上普遍采取了以解决物质性老化和用地功能性衰退为目标的“退二进三”的策略。最早有粤中船厂旧址于2001年被改造为中山岐江公园,船厂主要车间厂房与机械设备作为工业装置得以保留,并与公园一道成为中山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和休闲空间,其改造更新成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在“退二进三”的同时,广东以佛山为代表,2008年通过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探索出全省乃至全国瞩目、广受推崇的“三旧改造佛山模式”。

  随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利用方法的引入,工业遗产逐渐替代“三旧”中的“旧厂房”成为正式用语。一系列工业遗产在“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中被辨识、发掘,并由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历史建筑登录办法,为工业遗产提供保护身份,产生了与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相适配的预保护制度。与此同时,大批工业遗产以各种形式得到活化利用,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利用案例。

  综上所述,无论是遗产形成过程中所凝结的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工业美学价值及社会文化价值等,还是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蕴含的制度创新与方法创新,广东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历程中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作为针对广东工业遗产首次开展的全面调查与系统研究,《中国工业遗产史录·广东卷》填补了广东工业遗产研究的空白,为中国工业遗产研究作出贡献,并为保护利用实践提供借鉴,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工业遗产丛书

中国工业遗产史录·广东卷》(订购

彭长歆 刘晖 钟冠球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丛书介绍

  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工业遗产丛书”为国内第一套反映十多年来中国各地区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资源再利用成果的系列丛书,丛书作者均为国内重点高校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工业遗产丛书”第一辑共10卷。

  本套丛书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对各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工业遗产的保存、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成果、实践案例、政策法规的汇总,展现了该地区工业遗产的全貌,从而使本套丛书成了中国工业遗产集大成之作。

本书作者简介

  彭长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文物管理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近现代城市与建筑、岭南园林、工业遗产、建成遗产保护与利用等,在城乡历史环境公共建筑、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遗产保护与活化等领域开展设计实践。

  刘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历史文化保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行业专家库成员。研究方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工业遗产的评估与保护。

  钟冠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现代建构与材料营建。

印制工艺

  封面硬壳精装,过哑胶,大面积局部磨砂UV,书名烫黑金,融合历史感与现代感,契合工业遗产主题。

  内文使用128g拉菲特种纸,彩色印刷,纸张柔和不泛白,色彩饱和,图片精美,还原度高,拥有较好的触感和视觉体验。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