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星司南》(订购)
窦忠 陈琳 刘永鑫 编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牵星司南》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短篇讲述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在授时、测绘和导航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以导航技术为纽带开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融合做出的重要贡献。书中用大量插图简单明了地解释了中国古代授时、计时技术以及古代航海导航测绘装置的原理,在文字方面作者用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碰撞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中华文明的辉煌,那些难解的谜题、那些枯燥的术数在作者的笔下串联起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星汉灿烂”。
该书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窦忠、陈琳和刘永鑫等人编撰的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古代授时导航以及测绘技术的原创科普图书。该书成功入选2022年度“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并入选科技部202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名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授时篇、导航篇、测绘篇、交流篇,共4个篇章,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叙述了观象授时、观星辨向、慈石司南、匠人建国、计里画方、牵星过洋等技术在指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本书的编撰编辑过程中,作者团队及编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走访了多位科技史专家,反复修正改稿,历时多年才将其精心打磨而成。书中附有大量珍贵文物照片及复原图,其中的示意图也均按照文献原图重新手绘,以期向读者真实再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在授时、导航和测绘技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以导航技术为纽带开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融合做出的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窦忠
陕西黄陵人,出生于1968年。1990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到国家授时中心(原陕西天文台)从事古天文研究工作。曾担任陕西天文台骊山观测站副站长、国家授时中心业务处副处长、国家授时中心科技处长,陕西省天文学会秘书、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委员。2015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在从事古天文研究的同时,多年兼职从事天文科普推广工作,成功组织策划过“彗木相撞”、“海尔-波普彗星”、“20世纪我国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等重要天象的群众性观测活动,负责组织了几十次陕西地区天文夏令营、天文科普大篷车活动、科普报告等。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