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科学出版社《安身立命:中国传统营造匠人的学习生活研究》书摘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教育科学出版社《安身立命:中国传统营造匠人的学习生活研究》书摘
2024-07-05 12:59:10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 
 

安身立命:中国传统营造匠人的学习生活研究》(订购

吴旻瑜

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营造匠人是传统中国从事建筑建造的手工艺人,承担着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职能,属于传统中国工匠的一种。以往对工匠的研究主要侧重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该群体的经济社会地位和身份户籍等状况。本书试图用一种“类型学”的方式进入营造匠艺内部,考察营造匠艺的范畴类型及其营造匠人之间的关系;继而从教育学的角度,以近世以来营造匠人为标本,揭示工匠这个在传统中国数量庞大、地位重要但又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群体的学习生活。

作者简介

  吴旻瑜,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文化与社会、教育信息化等,主持或参与多项教 育 部委托课题,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多个奖项,在《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精彩书摘

  与今日学校教育不同,包括近世营造匠人在内的传统工匠群体学徒期内并没有严格的“课程设置”,高度融入生产活动之中的学习活动似乎因此显得杂乱无章。工匠的学徒生活是不是真是这般“无章可循”?在福建营造匠人中流传着一则有关鲁班学艺的故事。大意是鲁班往终南山向木匠仙师学艺,仙师在考察其学艺诚意后同意收他为徒,但应允后并未立即传其技艺,相反先是让其磨锈了500年的工具,继而让其学砍大树,再让其学习刨圆和凿孔。在鲁班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凿了圆孔、方孔、斜孔各108个后,木匠仙师又让鲁班花了3年4个月参看、拆装各式建筑的模型。当鲁班完成这些“任务”,向仙师要求进一步学习技艺时,仙师却认为其手艺已成,让其下山 。这虽是则传说,但在其他营造匠人群体中也广为流传。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第一,营造匠人的学徒生涯大致可以分为拜师(鲁班投入仙师门下)、磨心(仙师考验其诚意)、识器(仙师让鲁班磨工具)、辨材(鲁班学砍大树)、习艺(鲁班学习刨圆和凿孔,参看各种模型)、满师(鲁班学成下山)六个阶段;第二,在营造匠人作学徒期间,学徒的“学”远比师傅的“教”来得重要。这不仅仅是传说,对照各种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近世中国(甚至在日本)营造匠人的学徒生活都有此特征。

  李嘉球详细描写了旧时香山匠人的拜师仪式:办酒席,一般在学徒家中举行,如果学徒家住房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师傅开设的作坊、营造厂或师傅家中举行。拜师仪式:客堂中间置一张长方桌子,桌上放一些花生、柿饼、枣子之类的果盘,桌前点燃一对大红蜡烛,桌子前面端放一把靠背椅(又称太师椅),靠背椅前方地面上铺一块红毡毯。拜师开始,徒弟先在行业祖师鲁班的供位前下跪三叩头,然后向端坐在靠背椅上的师傅下跪三叩头。如果拜师仪式在师傅家中举行,学徒还须提起红毡毯走到师母面前下跪三叩头。拜师仪式结束后,就摆开酒席,俗称“拜师酒”。酒席的数量则根据师傅的社会关系多寡而定,少则一二桌,多则五六桌,费用当然由学徒父母承担。酒席结束时,学徒的父母要送礼品和用红纸包的礼金孝敬师傅,从此就算正式确立了师徒关系。师傅收徒弟礼金并不限于香山匠人群体,张玉瑜发现在福建大木匠师的拜师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风俗:拜师时有“拜师礼”之礼数,实则等于支付学徒期间食宿交通等生活费。

本文内容节选自《安身立命:中国传统营造匠人的学习生活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