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到古文化中寻求灵感——析东南大学出版社《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 - 文史地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文史地理
到古文化中寻求灵感——析东南大学出版社《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
李玉
2004-01-12 10:26:29 来源:
到古文化中寻求灵感
——析《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
李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
在江苏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今天,为了有助干对江苏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江苏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对大学生和广大青年读者进行人文思想的潜移默化,我们一直对有关江苏地域文化的学术专著给予关注。
2001年底,我们得知苏州一位对吴文化研究颇有造诣的教授撰写了一本关于吴文化研究的书稿,即对此书稿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年底,去苏州组稿时,得以与作者见面。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我们很快便被书稿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更对三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曾占有过重要地位的诸侯国——勾吴国的建构——辉煌——灭亡的历史变迁、对吴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泰伯、吴王寿梦、吴王固阊、吴王夫差、伍子胥、孙武子……那一个个历史人物扰如活生生般地立现在我们眼前,仿佛跨越时空带我们走进了远古时期吴、越之争的占战场。然而,在对书稿的编辑过程中,作者钟爱自己乡土的那份圣洁之情,更是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当社会的浮躁导引着人们在为“金钱”、“效益”奔波之时,作者却“固守于书斋,将纷纷扰扰的外
部世界和情感世界置于脑后”,用“怀有生命的价值关怀”和“怀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义上的激情”之理念在从事着文化发掘和学术研究的精神,更使我们震撼而深受感动。几经波折,现在《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一书终于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春秋时期,勾吴文化是覆盖江苏全境的远古文化,其时就巳跻身于我国传统地域文化体系并和当时的楚文化、齐文化、鲁文化、晋文化等互相碰撞和交相融会,成为我国春秋时期重要的地城文化。
《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作为全景式地研究勾吴文化的学术专著,从整体研究的角度,对春秋时期的勾吴文化进行了多方位、多学科的现代阐释。全书内容涉及春秋时期吴地的政冶、经济、语言、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林非教授、苏州大学方汉文教授在为此书撰写的序言中,都对该书稿作了较高评价。我们特聘南京师范大学王长俊教授审读了全稿。王长俊教授在对该书稿的审读意见中更明确指出:
“《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吴恩培著),以中国古代文献为蓝本,对勾吴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吴文化研究,已有多种著作出版,但占据如此丰富的史料的论著,尚不多见。尤其是作者的文化视角,触及历史深处,尤为可贵。在所有研究勾吴文化的著作中,该书是较为深入的一本,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吴文化研究在江苏正方兴未艾。因年代久远,有些学术问题目的争论较大且涉及江苏省内的多个地区(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等)。我们出版本书只是给学者、给读者提供一部较为系统且较为深入地研究春秋时期昊文化的著作。其目的能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加了解江苏、了解江苏地区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供该领域研究人员参考与探讨,以期推动学术进步。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12-31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