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晕厥——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第2版)》(订购)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部广受欢迎的专著对晕厥进行了全面的多学科回顾,并且介绍了如何有效地管理患者。本书详细描述了晕厥和晕倒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介绍了新版指南关于临床处理晕厥患者的合理路径,以及治疗晕厥患者的推荐建议,还讨论了常用诊治和检查方面的适应证、结果解读和局限性。
本书是适用于各科医务人员的临床基础教材,读者对象包括心内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内科医生、全科医生、老年科医生、心脏电生理医生、神经科医生和心理医生。
译者名单

序 言
晕厥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终身患病率超过40%。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晕厥患者数量众多。翻译这本基于循证医学的晕厥专著,有利于提高该领域医务工作者对晕厥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该著作的作者都是这一领域杰出的专家。很多作者连续参与撰写了4部基于循证医学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以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指南、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指南。
晕厥包括反射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以及心源性晕厥,涉及多种疾病和多个学科,如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精神科、老年科和儿科等,需要相关科室联合处理晕厥问题。目前,我国对晕厥患者仍缺乏规范化管理。由于各科医生对晕厥的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造成晕厥诊断率低、误诊率高、复发率高、住院率较高和医疗负担较重。希望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仔细阅读该书及该领域的相关指南,提高处理晕厥的能力,开展晕厥领域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得我国晕厥患者的相关数据。
70岁之后,晕厥发病率达到第二个高峰。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晕厥的问题将日益严重。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加之脑功能减退,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挑战,如临床表现不典型、难以获得目击者的陈述、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预措施存在差异等,可能需要通过个体化干预来解决。
不同类型的晕厥处理方法不同,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基本上是一个良性过程,不需要过度检查和治疗,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改变是临床处理的基石。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则应积极处理,以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因此,提高临床相关科室医生对晕厥的认识非常重要,希望这部译著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胡大一
前 言
Michele Brignole是意大利欧几里德研究所晕厥项目负责人,ESC晕厥诊断与管理指南专家委员会主席。David G. Benditt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ACC/AHA/HRS晕厥诊断与管理指南专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本书第1版于2011年出版,第2版的很多编委参与了ESC晕厥诊断与管理指南和ACC/AHA/HRS晕厥诊断与管理指南的编纂。
《晕厥——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第2版同样是基于循证医学,反映了当前晕厥领域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本书的目的是利用最近两个欧美指南提供证据,更新晕厥的多学科理念;对这两个指南的不同之处,提供解释和临床实践建议;对缺乏可靠信息的突出问题,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书从短暂性意识丧失入手,明确了晕厥的相关概念,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晕厥的临床特点、诊断流程、相应的检查方法及治疗策略,论述了最常见的诊治流程和相关检查的适应证、方法、结果解释和局限性。另外,还介绍了可能导致晕厥 / 晕倒的不同病理生理机制。
随着我国很多医院晕厥单元(中心)的建立,对晕厥感兴趣的医务人员越来越多,我国晕厥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存在晕厥诊断率低、误诊率高、复发率高,以及住院率较高和医疗负担较重的问题。希望本书中文版的出版能为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人员提供临床实践的指导。
由于本书各章节由不同作者编写,不可避免地有相应内容的交叉和重复。中文版翻译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的译者大多是我国晕厥领域的专家,感谢各位译者的辛勤工作。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支持。
刘文玲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