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分析:与数据沟通》(订购)
作者:桑吉瓦·加吉亚 凯文·勒瓦差拉
艾利森·凯利 陈雷达
ISBN: 978-7-300-32688-7
出版日期:2025年3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高校商学院商业分析课程编写,内容涵盖了所有相关的商业分析主题,而且各个主题在设计上都是模块化的,教师授课时可灵活地选择最符合其课程目标的主题。比如,本书可以适用于涵盖数据处理(第2章)、数据可视化(第3章)、综合指标(第3章)、统计理论(第4章和第5章)和回归分析(第6章和第7章)的入门课程,或侧重于预测(第8、9、10、11和12章)和预测性建模(第13章)的高级商业分析课程。
为适应不同学生对于统计软件的需求,本书每个知识点都提供了Excel和 R语言两种分析方法和实际操作,而且所有的例题和习题都是使用撰写本书时近期新版本的软件解决的,即Microsoft Office Professional 2016、Analytic Solver 2019和R语言3.5.3版本。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和可视化数据,学会应用适当的分析工具,并对研究结果及其相关性进行沟通。
权威的作者
桑吉瓦·加吉亚 (Sanjiv Jaggia) 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特许金融分析师。其研究兴趣集中在商业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在领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两本成功的商业统计学教材。
凯文·勒瓦差拉 (Kevin Lertwachara) 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信息系统教授,在康涅狄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重点是基于技术的创新、电子商务、医疗保健信息学和商业分析,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多部学术著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商业分析课程。
艾利森·凯利 (Alison Kelly) 波士顿萨福克大学经济学教授,在波士顿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特许金融分析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两本成功的商业统计学教材。她的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深受学生和工作人士的欢迎。
陈雷达 (Leida Chen) 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信息系统教授,在孟菲斯大学获得管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其研究和咨询兴趣集中在商业分析、技术扩散和全球信息系统等领域。在领先的信息系统期刊上发表50多篇论文。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商业分析课程。
前言摘录
近年来,数据分析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决策方式。该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是由于大量数据的可用性不断增强,以及计算能力的提高和复杂算法的发展。学院和大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调商业分析的课程,而公司也需要精通数据的专业人士,将数据转化为见解和行动。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商学院一直在争先恐后地将商业分析纳入本科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该课程正迅速成为 MBA项目、商业分析专业硕士和证书项目的要求。
我们希望通过编写《商业分析:与数据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和可视化数据,学会应用适当的分析工具,并交流研究结果及相关性。与其他简单地重新包装传统统计学和运筹学主题的教材不同,我们的教材将数据处理、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等主题无缝地编织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
实践证明,体验式学习在商业分析等应用学科和复杂学科的教学中是有效的。在本书中,我们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分析过程,包括处理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干净”或 “小”的数据。同样,我们通过在每一章中加入引入案例概要 (简短的写作样本)和报告样本 (较长的写作样本),强调了有效交流研究结果的重要性。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交流从非技术角度获得的见解来阐明数据分析的商业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技能。
本书全面覆盖了所有相关的商业分析主题,使教师能够灵活地选择最符合其课程目标的主题。所有章节的设计都是模块化的,这使得教师可以只讲解他们打算涵盖的关键章节或章节中的部分内容。例如,本书可以用于数据处理(第2章)、数据可视化(第3章)、统计理论(第4章和第5章)和回归分析(第6章和第7章)的入门课程,或侧重于预测(第8、9、10、11和12章)和预测性建模(第13章)的高级商业分析课程。
在本书中,我们选择了带有AnalyticSolver(一个Excel插件)的Excel和R语言作为软件包,它们具有可访问性、易用性和强大的功能,可以演示分析概念,并对真实世界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大多数章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技术背景选择讲解Excel或R语言 (或两者)。学生可以通过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教育许可证和免费的开源许可证来获得这些软件包。在这一版本中,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使用撰写本书时最新版本的软件解决的,即MicrosoftOfficeProfessional2016、AnalyticSolver2019和 R3.5.3版本。我们建议使用相同版本的软件,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复制书中的结果。当这些软件包的新版本在未来发布时,我们计划将实质性的变化纳入未来版本的文本中,如果差异相对较小,则在网上提供更新。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