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文化》(订购)
高文强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从传统文化视角出发,对佛教文化的基本思想、发展历史和文化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佛教的发展历史,包括佛教的形成、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第二是佛教的基本观念,即佛教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和观念;第三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介绍佛学东渐影响下中国文化的新变。
本教材希望通过对佛教文化主体内容的介绍,让读者对佛教文化有更真切的了解,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简介
高文强,湖北孝感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东亚佛教诗学研究中心主任,韩国东国大学东亚海洋文明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中国文论、佛教诗学等方向的研究,代表著作有《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东晋南朝文人接受佛教研究》《佛学东渐与六朝文学思潮的嬗变》等。
曾先后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湖北省文艺评论奖二等奖,韩国东亚人文学会优秀学术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作者后记
由于我博士论文做的是与佛教相关的题目,因此2004年7月来到武汉大学文学院工作后,便申请开设了一门全校通识课“佛教与中国文学”。在上这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更感兴趣的是“佛教”,而对“佛教与中国文学”则不太感兴趣。此外,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我还发现绝大多数本科生对佛教文化的常识基本不了解,所了解的多是一些枝枝叶叶的东西,而且充满着误解和偏见,这一情况让我相当吃惊。于是,为了顺应学生的需求,我于2008年又申请开设了一门全校通识课“佛教文化”,开课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门课,让学生对佛教文化有一个基本的、真切的了解。果然,这门课大受学生欢迎,选课人数次次爆满,成为那几年最难选上的通识课程之一。
于是,“佛教文化”课程在2015年被学校评为“精品基础通识课”;在2016年课程又被制作为MOOC并推送至“中国大学MOOC”网,从而使课程能有更多学生参与学习。截至2021年12月本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共开课12次,选课学习者共计15.2万人次,远远超过了在学校开课的选课人数。2017年“佛教文化”在线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又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从本课程所获得的一系列奖项可以看出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很有必要编写一部与课程配套的教材以便于学生学习。2019年,《佛教文化》教材被学校正式纳入年度规划教材项目。
现在教材已经完稿,准备交付出版社出版。希望这部教材的出版,能为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佛教文化”课程提供便利,也希望还有更多的人通过阅读这本教材,对佛教文化有一个真切的了解。
高文强
2022年1月17日于武大振华楼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