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外研社推出重磅新书《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外研社推出重磅新书《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
2025-08-21 10:01:54  来源: 外研社 
 

顾明远 封面题字 
谢维和 作序
王华琪 王海霞 吴颖民 夏青峰
窦桂梅 刘云杉 闫寒冰 孙云晓
李志民 张志勇 蒋凯
权威推荐

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订购

刘华蓉刘艳凯张智慧 主编

新书介绍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陪伴与成长。《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一书汇集了46篇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教育实战分享,聚焦中学生学业、人际、生活、心理等成长核心命题。

  区别于理论化的专家视角,本书更聚焦家长们的实践智慧与鲜活案例,书中案例与观点均源自家长们的亲身经历与现实反思,告诉你如何从家庭角度陪孩子化解升学压力、激发成长动力。

新书推荐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本书汇集了基础教育标杆校北京十一学校40余位家长的教育实战心得。

   ▪ 面对青春期孩子,如何构建积极的亲子关系?

   ▪ 选科纠结、高考规划、专业选择……家长如何当好“参谋”?

   ▪ 如何在“放养”与“鸡娃”之间找到平衡?

   ▪ 如何帮孩子平衡好学业和兴趣、让孩子在升学压力和自我探索中找到支点?

   ▪ 怎么应对青春期的成长焦虑抑郁情绪、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走出心理困境?

   ▪ 当孩子暂时“掉队”,家长该如何有效托举?

   ▪ 竞赛生的放弃与坚持,应该如何决策?

   ▪ 综合评价、港校、中外合作、艺术专业……,如何帮助孩子规划多元升学路径?

  别人踩过的坑,你可以绕着走;别人做对的事,你可以学着做:

  本书特设“假如可以重来”板块,让你在他人的遗憾里照见成长盲区,把他们的反思变成自己的“教育工具箱”。

  从底层教育逻辑到家庭教育实战,书中既有具体案例实操,又有避坑指南,精准回应初高中家庭的核心痛点,更获多位教育专家、名校校长联袂推荐。

  这本书适合谁?

  家有中学生

  应对中学阶段的“百宝箱”,通过40余位家长亲身实践经验,直面孩子初高中阶段最真实、最棘手的挑战!

  娃在上小学

  超前布局的“参考书”,提前了解中学阶段可能面临的关键挑战,找到符合自身家庭特点的教育哲学。

  校长和教师

  理解家长需求的“窗口”,为家校协同、家庭教育指导、教育案例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教育研究家

  中国中学家庭教育的“田野样本”, 来自教育改革前沿阵地(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群体的一手叙事资料。

  翻开它,你会收获什么?

  全书分八个板块,为家长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共享喜悦、共渡难关,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证经验与可操作方法。

  今天的大学升学路,已经不再是“独木桥”。国内的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港澳地区高校,以及海外留学,都为孩子提供了多种途径。帮助孩子提前做好规划,就能给孩子多一点选择,孩子面临的就是升学“立交桥”。多了点选择,孩子就少了些“不得不”“迁就”和“凑合”。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在这里,每个困惑都有温暖回响,每段选择都有真实参照。

  最好的家庭教育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以爱与智慧同行。

  教育的本质从不是塑造预设的模样,而是让孩子在理解与陪伴中,真正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来源:外研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