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推荐《卡夫卡的妄想》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推荐《卡夫卡的妄想》
2025-09-24 11:31:1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卡夫卡的妄想》(订购

冯北仲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25年8月出版

精彩书摘

  三十五岁,我开始写作。

  具体算来,三十二岁开始萌生念头,接着就进入酝酿,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信心和决心,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当时,同学们一股脑儿争先恐后去读博,而我选择了别人眼中“冒险”的写作之路。如今想来,佩服自己当年的勇气,也感慨在日后现实中付出了沉重代价。固然,年轻人任性(我认为自己是年轻人)有道理,而脱离了原有上升的轨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本书更多内容>>

  道理也罢,问题也罢,既然像赴死的壮士一般选择了,遇到任何困难,必须继续前行,没有退路。骨子里到底还有一股倔强!写作不需要道理(所谓的问题也并非来自本身),如喝白水似的,没滋没味,却从心理上和精神上救赎了自己,称得上救命之物。同样,我还以人生经历为证据。

  多年来,我如一只东奔西跑、不知疲倦的豹子,一方面握笔在暗夜里纵横天地,另一方面于白日里为稻粱谋。几番辗转,我回到了家乡陕西,居于秦岭深处了。回忆是人生的扑克,甩来甩去,在翻阅中体味,此乃人之常情。回首过往,积攒的压力和苦闷太多了。风风雨雨如闪烁的烛光,不断提示我,需要再次作出选择,是适应社会去改变自己,还是孤往前行将所思所想写出来?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思考”和“孤往”。不久,我便远离了人群。不是生活抛弃了我,是我主动走向了孤独——长居在连城山下的陕理工北校区。如此,仍以我人生经历为证据。

  生存方式决定生活状态。如果条件允许,每个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选择意味着面向或是背对众人的姿态,预示了后续的生活情状。人与群体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群体的认知。关系本是个复杂的概念,各种关系更是错综繁杂,作出选择是理性的判断,是对自我认知的实践,这需要坚定而决绝的勇气。

  毋庸讳言,我一度陷入精神困境。我有自知之明,思虑再三,奔赴了宁静的山中。我如一个坐着轮椅的病人,摇晃着破碎的身心,安居于秦岭深处的连城山下了,借助教书、读书和写作进行“疗伤”。我整理自己,以文字为药,救治自己忧郁的精神,也救治同我类似的人……思绪繁纷,如一棵粗壮大树,叶叶叠加,光影交错,勾起了点点滴滴。一个个熟悉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如满天星辰璀璨了我大脑的天空。我为他们痛苦、喜乐和忧心。我像一个孱弱且清醒的病人,一边救治自己一边感念他们——我熟悉的,不熟悉的,或者从他们口中听说的。于是,产生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如《卡夫卡的妄想》《四块玉》《带哨的笛声》等等。一个个的他们——小说的人物,有现实中鲜活的原型,共同进入一个“隐喻”的世界,完成了生命旅程的喜怒哀乐,一个如美国作家欧茨所说的“反世界”文本诞生了。因此,他们是我小说中具象展现的证据。

  写作是作者“主动进取”的行为,从内心出发的,具有强烈的进攻性(也称为激情)。所谓“主动进取”的本质,是写自己,忠诚于生命本色,杜绝取悦他人。一切主动进取的根源,来自情感缺失——不言自明的人性。这世上,没有哪个人,愚蠢到本性需求受到约束还在沾沾自喜,没有的。只有在任性情况下,愚蠢的念头才会发生,会为“愚蠢”而进一步去“实施愚蠢”。当“愚蠢”被认为是“幸福”时,便是自食恶果。纵观人类史上的某些辉煌,往往与这种“恶果”紧密相连。所以,伟大的“辉煌”与“任性”有关。

  我一直认为,小说是虚构的想象的艺术,再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一个作者拥有的权力,便是竭尽所能去想象,很任性地想象,尽可天马行空。我以写作的过程,以一个自认为是年轻人的任性,作为我为什么写作且执着坚持的证据。

  通过写作,我救赎自己。我是哪个自己?或许不止我一个。世上的病人有多少,估计是数不清的。我感念他们,更是理解他们,说得好听点,是同情,是悲悯,是怜爱,把他们变成一个个人物,在我的文字里演绎出无奈、挣扎、徘徊、误解、偷情、无耻等等,化为“隐喻”的“反世界”里那几缕飘然的青烟,“任性”地舞动在纸上,很自由的,很潇洒的,梭织出另一个世界的模样……

  ……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本文节选自《卡夫卡的妄想》序言,作者冯北仲。

名家推荐

  文学上,冯北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贾平凹
著名作家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卡夫卡的妄想》向我们宣告,卡夫卡不再是我们遥望和揣摩的对象,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冯北仲将布拉格的表现主义,改写成长安的现实主义。

——张柠
文学评论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北仲以学者身份从事写作,这使她的创作既传承了陕西的乡土文学传统,又兼具知识分子人文情怀,呈现出别样的境界和格局。《卡夫卡的妄想》,正是她近几年短中篇小说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徐可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内容简介


  《卡夫卡的妄想》是冯北仲的中篇小说集,包括《卡夫卡的妄想》《带哨的笛声》《四块玉》《去往迪拜的路上》《背着问号的老牛》《地球引力》,沿袭了作者对高级知识分子题材的关注,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面对爱情和生活以及人性不同的样态,全方位体现了作家的“意识”程度,是映照作家灵魂的又一面镜子。

作者简介

  冯北仲,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国作协、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九届高研班学员。出版长篇小说《遗园》《看不见的力量》。在《文艺报》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遗园》获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汉中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看不见的力量》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4年第四季度影响力文学类书单。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