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思曼-西蒙尼-赫科维茨脊柱外科学(第7版)》(订购)
作者:党耕町 刘忠军 李危石 张凤山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球脊柱外科及相关领域近200位顶级专家倾力奉献,全面反映脊柱外科领域的新进展和前沿技术,助力您的临床实践。全书共16篇、112章,提供了成人及儿童脊柱疾病的综合知识,新改版的精简格式,让您更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包括23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尤其对手术入路、操作技术及并发症等有详细阐释,扩充了微创脊柱外科的章节,涵盖了新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增加了新的章节:关于有限元模型的临床相关性和骶髂关节外科,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研究结果,包括关于手术技术、融合和注射技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专家提炼的“经验”“提示”和“要点”,对关键信息进行了强调。
作者简介

党耕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医疗技术鉴定咨询专家、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名誉会员。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长期从事脊柱外科的临床工作,重点是颈椎病、颈椎外伤、寰枢椎畸形及脱位、脊柱肿瘤、腰间盘病等临床与基础研究。

刘忠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从事脊柱外科40余年,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专委会顾问,《中国脊柱脊髓杂志》顾问,《中华骨科杂志》常委,第十一至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AOSpine中国理事会主席及亚太理事会理事。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及教育部科技一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致力脊柱疾病创新性诊治技术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3D打印骨科内植物的研发及临床应用,带领团队注册上市我国首批3D打印骨科手术内植物产品,使脊柱肿瘤等疑难疾病治疗取得突破,并有力推动国内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李危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国家骨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AOSpine亚太理事会理事、中国区前主席,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外科专业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Spine Research》杂志主编。

张凤山,医学博士(MD),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从事颈椎外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发表论著5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和SCI收录杂志发表论著14篇。主编专著3部,主译专著4部。年手术量700台,其中40%为高难度颈椎手术。主要社会兼职: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科分会委员,CSRS-AP(颈椎研究学会亚太分会)会员。
译校者名单

精品书摘
译者前言
作为国际脊柱外科领域的“圣经级”著作,《罗思曼-西蒙尼-赫科维茨脊柱外科学》(Rothman Simeone and Herkowitz's The Spine)自问世以来,始终传承经典,融汇新知,引领着全球脊柱外科的学术方向与实践革新。此次第7版的引进与翻译,旨在将这一经典著作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国内同行,助力中国脊柱外科事业与国际前沿接轨。
本书由国际脊柱外科领域的顶级专家联合编写,经典传承,权威积淀,凝聚了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自首版问世以来,其内容不断迭代,始终紧扣学科发展脉搏。第7版不仅延续了既往版本的系统性框架,更深度融合了近年来脊柱生物力学、微创技术、导航手术、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堪称“脊柱外科百科全书”。书中引用的数千篇文献,覆盖从基础解剖到复杂临床决策的全链条知识,为读者构建了扎实的理论根基。
本书特点
全面覆盖
从脊柱退行性疾病、创伤、肿瘤到畸形矫正,系统解析各类疾病的病理机制、诊断标准与治疗策略,尤其对脊髓型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等常见病的诊疗规范进行了精细化梳理。
技术前沿
第7版新增章节详细探讨了3D打印植入物、机器人辅助手术、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并配以高清术中影像与示意图,为临床实践提供直观指导。
循证基石
每一个治疗建议均基于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例如对Hoffmann征的解读不仅涵盖传统检查方法,还结合多中心研究数据阐明其诊断意义与局限性。
图文并茂
超过2000幅高清解剖图、影像图及手术实景图,精准还原组织层次与操作细节,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
翻译团队集合80余位国内脊柱外科专家在历时两年多的工作中,始终秉持“信、达、雅”的原则,力求在专业术语的准确性与语言的可读性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使本书得以高质量面世。
脊柱外科的进步离不开知识的共享与碰撞。本书既可作为青年医师的入门阶梯,帮助其构建系统的临床思维,亦能为资深专家提供疑难病例的解决思路,甚至启发新的研究方向。期待这部经典著作能成为中国脊柱外科医生案头常备的“智慧伙伴”,推动我国脊柱外科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