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广西师大社《科学练声》一书的实用价值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广西师大社《科学练声》一书的实用价值
甄立夫
2004-03-31 17:24:31  来源:  
 
 从影视表演到现实生活,从高雅的艺术形式到教师授课、领导讲话、律师辩护,无一能离得开嗓音的表达。
 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嗓音表达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毋庸置疑,歌唱、朗诵、播音、主持、演讲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备受人们推崇青睐的热门职业和素质技能。虽然人人都能够发声,但是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嗓音表达赋有魅力,如何在现有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自身嗓音表达的表现力、感染力,却一直是颇具神秘色彩的话题。
 人们密切关注的嗓音表达,从总体上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说”;一类是“唱”。“说”、“唱”同源,用得是同一个“嗓子”,而将“说”与“唱”综合起来加以研究的理论著述几乎没有。
 人们每天都在“说”、“唱”,虽然赋有魅力的说、唱人才不乏其人,然而时至今日人类对于自身嗓音表达的内在机制的科学认识,不能不说仍旧是一个空白。出自歌唱家的理论著述,大多是经验之谈。出自播音学界的发声学理论仍然在传统的表面形式中周旋。而传统认为“科学的”发声学理论也不过是机械地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企图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以生理学为基础建立发声学的理论根基。这种理论虽貌似“科学”,但其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没有“可操作性”,对于人们的嗓音表达实践没有什么切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人类无法理性的直接支配自己的生理机制——仅就这一点来说,就存在着一个如何给“行为理论的科学性”定位的问题(这其中蕴涵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本质差异)。
 《科学练声》一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以发声方法的“可操作性”为研究的出发点,不但将“说”和“唱”高度融合统一起来、系统阐明了人类嗓音表达的内在科学机制,而且从发声学的角度概括出系统的艺术原理和美学原理、揭示出艺术的本质及其人类审美的根源,从而使发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更加完善。尤其是作者对于嗓音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探讨,更把嗓音表达的训练提升到一个全面完善自我、修养自我的高度。
 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然而究竟什么是素质?一个人的素质除了文化程度外还包括那些要素?为什么艺术训练能够提高人们的素质?对于这些传统理论说不清的问题,作者在探讨嗓音表达机制的同时都给予了系统的解答。
 《科学练声》一书,虽然语言通俗易懂,但其中所蕴涵的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是不言而喻的,作者不但提出了一个颇有意义的“状态”理论,声言“一个人的嗓音永远是其发声时刻的实际生命状态的反映”,而且为了解决发声学的根本问题,史无前例地给人类的“心灵”定了位,仅这一项研究成果,就将波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自以为《科学练声》一书不但是一本高度专业的发声学理论书,而且还是自己的一个思想纲要,将这些思想抽掇出来加以展开,就是作者眼下正在整理的第二本书《心灵学的原理》。
 当然,嗓音表达作为一种有声形式,直接通过示范很容易理解把握其方法要领,单从文字则还是较难领会其实质,《科学练声》一书毕竟是作者迈入学术理论界的第一步,只能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科学练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