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事前找出应对之策--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一清晨的领导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事前找出应对之策--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一清晨的领导课》
邹震(媒体人士)
2004-07-14 15:51:25  来源:  
 
 企业需要大量忠诚主动、创新求变、追求卓越的“领导者”:他决不会坐等老板的出现,并等待他人来把一切安排好;他会为自己安排,也会自己去安排。

 采用作者简介的手法宣传图书,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周一清晨的领导课》的作者大卫·科特莱尔与《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以及《一分钟经理》的作者肯·布兰佳同为美国演讲家协会的主力成员,大卫·科特莱尔的实力确实不容置疑,但所有的管理类图书都把作者简介放在同一个位置,就显得手法太单调了一些。国外的出版商往往把他们认为实力强劲的作者的名字放到了整个封面的三分之一,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妙的宣传手法。与国外出版商相比,国内出版商显然还不知道如何利用作者的知名度。说到底,当读者利用有限的时间去面对几百本管理图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采用最感观的挑选标准,出版商对好书的宣传手法应符合读者这些最直接的标准,这也应算是对读者的一种善待。
 尽管不足一百页,但《周一清晨的领导课》却蕴含着伟大的思想。
 书中列出了由平凡通往卓越的八条准则。其中第一条准则就是“无论如何,只有在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之后,你才能做好计划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却包含了我们企业极其需要的东西。现在不少管理类图书总是热衷于讲述分权,他们力图让老板们相信:让下属负起应负的责任,这样一级级的分权,事情就会井井有条,老板们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前一时期一套极其畅销的管理类VCD上,某台湾老板更是大力对下属鼓吹:我的手机是用来摆设的,不是用来打的。但结果是这样吗?如果我们把整个企业比做一个有多台电脑联网的系统,每个部门比做一台电脑,则系统越大,整个系统中电脑出错的概率也越高。如果采用分权的办法,那就只有实现系统内所有的电脑都不出错,系统才能运转正常。某些企业在初期能达到这种理想状况,但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出错的电脑越来越多,系统就不能总是正常运转,企业也就由此开始了下滑。与此相比,《周一清晨的领导课》则要求员工不仅对自己的下级负责,也对自己的上级负责。这就等于系统内的某些部门有了自我修复功能,系统内的电脑不会永远不出错,但它周围的电脑却可能去帮它修复,因此系统总会处在正常的运转状态。这也牵出了本书提倡的另一个话题: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谓之领导。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谓之领导力。每个人都可能拥有领导力。
 关于其他七条准则,我相信也是准备拥有领导力的人所必需的。
 管理类图书存在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以员工为读者对象的图书非常好销,而写给老板看的图书销量总是不高。这除了老板数量较少的原因外,老板不愿总被别人-教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我相信《周一清晨的领导课》将颠覆这一现象,因为它既是一本写给老板看的书,也是一本写给员工看的书。
 本来应该就此停笔,但笔者实在对这类图书在管理所能起到的作用感到心虚。于是就此问题请教了几个国内知名公司总监级的人物,非常凑巧,他们给出的答案就蕴含在了这本书给出的一个故事中,为此,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飞行员的旁边总是放着一本手册,上面记载着飞行出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这说明处于危险时飞行员用不着做决策,他们只要照搬之前已经写好的方案就可以了。而事实上,当飞行处于失控状态时,要一下子想起应对的各种措施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此相类似,对许多危机的处理,最好的办法是在事前找出应对之策,而《周一清晨的领导课》显然正是起到这种作用的一本书。
 如果你处于危机之中,你想要一种什么样的指导呢?是花大量的时间把需要用到的原理讲透,然后再告诉你结果的长篇大论,还是直指人心的真传一句话,显然,你会选择后者。《周一清晨的领导课》采用的正是这样一种极端见效的面谈记录的方式写成的,但这也掩盖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人们用快餐式的方式汲取了其中的营养后,容易无视它的深意。因此,对这本书最佳的阅读方法,一是可以借鉴《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做法,列出关于其中管理问题的系统的学习表格,二是经过实践的验证以后,重复阅读这本书。

 (《周一清晨的领导课》 [美]大卫·科特莱尔著 高秀娟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19.8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7-02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