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红色星球的诱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火星的故事》(“盗火者译从”)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红色星球的诱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火星的故事》(“盗火者译从”)
李元(天文学家)
2004-09-09 15:37:39 来源:
自从一年前火星6万年以来最接近地球时,全世界(当然中国也不例外)都席卷到一场火星热当中,随着2004年新年前后又有几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应该叫做行星探测器)陆续到达火星,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反正它们都牵动看我们的心。特别是我国也开始计划将要参与火星探测的俱乐部,这就使我们对火星更加关心,更对它增添了兴趣。正当此时《火星的故事》中译本出版了,而且图书作者是当代最著名的天文科普大师也是最会讲天文故事的P.摩尔博士。他所讲的是当代最真实最具权威的火星故事。他本人就是一位火星观测者和研究者,书中所说的一切都是当代对火星探索的真实史料,也有一些是他自己的经历。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近20万字的火星故事,我深深地被这本书的曲折情节和充满趣味的描述所征服,我自然也愿意和大家共享这种情趣。
故事把望远镜时期和太空时代作为分水岭,线条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望远镜观测前后以及行星探测器飞往火星的所见所闻。在讲完现在已知的火星基本知识之后,话题就转向人们曾经最感兴趣的火星运河的故事。虽然现在火星运河之梦早已破灭,但这作为历史仍然具有无穷的魅力。摩尔在讲述前辈们在近百年的对火星运河的辛勤观测和精心绘制火星运河图,那种痴迷,那种执著,十分感人。这就是一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摩尔在运河故事的结论中说:“大多数人(也包括我自己)为它们(运河)最终被证明不存在而感到很遗憾。”但是科学是无情的,长期的争论终于结束了。没有人在火星上看到过真正的运河,因为那里根本没有运河能够让人看到。摩尔还在太空时代到来之前明确提出过去对火星世界判断的错误:“我们错误地估计了火星的大气,它比我们想像的要稀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氮气。我们对火星黑色区域的理论也是错误的,它们并不是海床,那上面也没有植物覆盖,而且根本就不是低地,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相信火星上面存在着生命。”
摩尔仿佛是一位火星绘图专家,仔细解说过几种著名的火星图,包括他自己绘制的火星图,还提出在火星探测器飞临火星前后,火星表面特征命名的新旧两种系统。就他的所知,像一名导游员那样带领读者们到火星的几大区域进行了有趣的火星旅游,这些也许在22世纪就会变成现实。
《火星的故事》的后半部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现代史,讲飞向火星的任务:从“水手9号”、“海盗号”、“探路者号”所经历的火星之旅。对这引起探测器的发射、’乜行、降落、展望等都有较详细的说明。而它们的最大目的就是去火星动的1971年——百年前,1871年曾经写过的一段非常有预见的话:“火星上一定有河流……一定有火山爆发和地震……因此火星上也一定有高山和小丘、山谷和沟壑,分水岭与河流。”书中详细图解了“海盗号”火星生命探测实验的过程。摩尔写道:“我想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海盗号’登陆器能明确地告诉我们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但这并没有实现。不过‘海盗号’至少取得了我们所期望的实验结果,所有的实验也运转正常。它们当然应该是20世纪最成功的宇宙飞船之一。”谈到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就要提到近些年来对火星陨石中是否有生命化石的发现。这些“发现”曾被广泛宣传,但摩尔对这一“发现”持怀疑态度,并且要等待最终证明。
火星探测虽然已走向国际化的轨道,书中对比了美、俄、日等国的火星探测计划,而以美国发射的“探路者号”最为成功。除了这些火星探测器外,还提到不应忽略哈勃窨望远镜对火星的多次摄影和监察。
火星还有两颗卫星,在探测火星中会成为天然而实用的太空站、并且进一步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观测基地。该书作者说:“红色的星球向我们发出挑战,这是人类不能视而不见的挑战。”
不要以为这本书仅仅是纸上谈兵,其实也在鼓励天文爱好者们去实地观测火星,有关观测的参考资料可在附录中查阅。
这本书对有中等程度文化的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不但是青少年值得一读的课外科普读物,就是对科学新闻、科学知识有兴趣的人也十分值得阅览。中译本是根据P·摩尔1998年出版的英文版翻译的,对于近几年来发射的多艘火星飞船,译者都相当详细地加以介绍了发射情况及探测成果——发现了火星上有水的存在。书中还附有14页彩色图片可供欣赏参考。
该书译文相当准确流畅,但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小毛病,例如有些人名和有些名词的翻译不统一(同一页中就有两种译法),有些不符合一般习惯的译法。这样的好书一定会重印,希望在重印时加以纠正。至于该书作者帕特里克·摩尔(Patrick Moore)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普专家和演说家。他在BBC的电视节目中40多年来已播讲了《夜空》节目600多集,他今年已81岁,从6岁时就爱上星空,他的一生都献给天文科普教育界事业。他著作等身,从最小的袖珍手册到巨型宇宙图册;从娓娓动听的科普演讲到电视专题连播;从他自己的小天文台到世界著名的大天文台,他都亲眼观测这壮丽的星空世界。他是英国最著名、最为群众喜爱的“电视天文学家(TV Astronomer)”,也是英国(甚至可以说是全球)电视连续播演最长的科学家。为了表扬他的科普教育功绩,国际永久编号260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Moore'’,这颗小行星就在离火星不太远处与火星相互辉映。
多年前P.摩尔曾寄赠给本文作者一张摩尔和他的天文望远镜合影照片,特随文发表,请一睹他的风采。
(《火星的故事》[英]帕特里克·摩尔著宋宇莹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36.0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8-2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