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吴静吉访谈:追寻青年的四个大梦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吴静吉访谈:追寻青年的四个大梦
2005-01-12 14:43:40 来源:
受访者:吴静吉
采访者:吴小莉(中国图书商报记者)
视觉导向影响文字阅读
记者
(以下简称记):我去听了你在清华大学的讲座,可能因为时间关系,互动比较少,但是在互动的时间里,学生还是很踊跃的。但是,有一个疑问,书市上有很多励志书,我个人也看了一些,你讲的内容好像比较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吴静吉
(以下简称吴):一般来说,心理励志书有两类:一类是从心理学理论或者研究的结果出发的;一种是人生的体验,包括文史或者名人的体验中整理出来的意境。这两类是不一样的。心理学励志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生活的品质。
心理学基础科学和应用是分开的,基础就是研究心理学本质,比如人的行为问题、行为的因果关系,举个例子,“棒下出孝子”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心理学家根据行为结果来看,其实棒下不一定出孝子。心理学家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方法验证通俗的说法或者思考的问题。
心理学基础最主要的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心智,了解个人跟自己的关系、个人跟别人的关系、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或者群体和社会的关系。 了解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预测。比如,你小学功课很好,是不是将来功课就很好,有可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所以我们可以预测。如果可以预测,很多事情就可以提早准备,我们碰到某种原因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发现,赞美和彭励对孩子的未来比较好,就可以提倡大家多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样一来,我们就进入了生活品质的应用范围。就是运用心理学发现的原则、原理来改善人的行为。我刚才说的,心理学家发现鼓励对孩子比较有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建议老师、家长多鼓励孩子,改善师生、亲子关系。
通常心理励志就是根据心理学原理,来提供一些建议,应用到改善人类行为的关系中去。
记
:这是第一种心理励志书。还有一类呢?
吴
:另一类书我举例说吧:一个人很成功,有很多人生的体验,那么他把自己的体验撰写出来,希望让别人跟他分享;或者是从历史人物当中,整理出一些所谓名人共同的经验,来对其他人进行一些建议。基本上,心理励志书的创作就是这两类情形。
记
:我问了身边的很多人,相当一部分人都表示,愿意听心理讲座,但并不一定喜欢看书。我也听过几次心理讲座,现场效果特别好,甚至可以说热血沸腾,但是看书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我想,可能是因为现场讲座现场感召力强,所以容易打动人。你怎么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读者看书也有一些类似于听讲座的现场感?
吴
:有些人适合用眼睛阅读,有些人适合去听讲座,也有些人两者都可以,当然也有些人两者都不行,这是个人情况不同。就像小说改编成电影一样,作者与受众沟通的媒体不一样。书是用文字来沟通,让读者去想象,但是它没办法提供完整的想象,当然,我还可以用图片,这也是很多漫画受欢迎的原因。
其实书里面的内容,如果想让读者更有感觉的话,例子很重要。心理学家有个困惑,就是要尽量运用心理学原则来叙述,可是原则毕竟还是一个抽象的东西,那么只有增加一些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实例,让他们比较好接受——这样的写作,需要的是另一种功力。你去听了我的讲座,那你也知道,我讲了很多自己的故事,还准备了很多活动,都是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
记
:你的讲座是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技术配合的,那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做成劣媒体书?现在不是已经有一些品种的书已经开始和多媒体形式结合了吗?
吴
:可以啊。其实我想过这个问题,有几种方式可以采用。
一种就是活动的方式,我跟学生讲课的时候,就会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讲良师益友哪里来,讲完了以后,跟他们说:“你们现在有个问题急需解决,赶快给你们的良师益友打电活或者E—mail!”然后回来大家会一起分享。这样让大家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几个大梦。
另外一种媒质,我也想过,就是相片。比如我讲到各种人物的时候,不管是历史人物或者现实人物,我都把他们或者他们的画像拍下来,这样更直观。还有一种就是光碟,可以拿到学校去,直接给学生看。
年轻人都是视觉导向,不是文字导向,最好用多媒体工具。所以,你的建议是可行的。
“中年危机”成就“青年大梦
记:
这本书其实在1980年就面世了,距离现在已经有24年了,新版的书与旧版的书,内容框架好像大致一样,但你的心态肯定发生了变化。你当年的创作心态和现在和那么多人一起分享的心态有什么不一样?
吴
:这本书的出现,是在自我追寻的过程中意外出现的结果。
有精神医生做过研究,发现在作家、艺术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在35~3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之间,男人女人都容易产生一种危机,对男人来说,生活事业可能很成功,有成熟的魅力,可是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但会发现自己有一些空虚感,这就是“中年危机”,莫扎特就只活到了35岁。很多人也都度过了这段危机,然后可能又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我自己也在37岁的时候,出现了“中年危机”。我每天都很忙碌,发现每天的工作类型好像都一样,觉得自己有“中年危机”的现象。因为自己是教心理学的,然后想找找关于“中年危机”的研究,发现很少,所以我才离开台湾,换了一个环境,到美国一个大学教授心理学和戏剧研究。在空余的时间,我看到了一本书,讲了人在17岁到33岁之间形成的四个大梦,我顺着这个框架把自己从前到现在的人生梳理了一遍:我寻求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我有没有良师益友?有没有做别人的良师益方,我的职业志愿是什么?我的感情生活怎么样?用这个框架,我还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这一年当中,我已经非常好。
回台湾后,我到毕业生联合会讲座,用四个大梦结合自己的迫寻给大学生讲,没想到每进一个大学,学生反应都非常热烈。他们有很多的问题,我坐下来跟他们谈,后来发现问题太多了,归纳出来就脱离不了这四个大梦,干脆用写了这本书做回答。
现在又推出了这本书的新版本,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到了这个年纪,以前的青年变成了中年,他们又来问我问题,就是他们孩子的问题。什么问题呢?抱怨年轻人不愿经受挫折、抵抗压力能力低、身在福中不知福之类的。我都不太敢接受媒体的采访,为什么呢?怕他们发现,“哎,他还活着!”
记
:哈,他们又因为孩子的问题来找你了
。
吴
:对,我跟他们说,应该正面看待孩子的问题。比如怎么看待现在年轻人就业的问题?20多年来,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也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影响了青少年的选择。今天的青少年上网查询资料、聊天游戏、学习互动、收送E-mail、找工作、购物已是家常便饭,这些都是20世纪80年代读者所没有的经验。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化,青年追寻的四个大梦还是永恒不变的。
新版的书,内容发生了50%的改变。现代社会变迁当中,以前没有什么“八大智能”,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只有代表智力的IQ,EQ都没有出来。现在刚好有“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之类的说法,我就根据“八大智能”做了另外一个架构,让年轻人能够找到自己的所长是什么。
四个大梦还是没变,但时代变了,也有很多东西要更新。比如,说到寻求良师益友,我们以前说的都是一对一的,就是一个良师或者一个益友,在心理学上研究的时候,叫“从一而终”。但是后来慢慢研究,就出现了“多元创新”,成为你的良师益友的,可能是你学校的老师,也可能是你在教会、社团打工的时候认识的人。良师益友可以互相关心、联络、互相请教等等,这个时候,就叫“多元创新”。他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有很多人给他意见,他可以模仿的对象也可以丰富一点。
因为有了类似的很多变化,我才决定用这样的方式,更经典、更精心地回答这些问题。
记
:关于这四个大梦,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们是横向交叉出现每个人的生命中的,还是一个一个纵向直接发展下来的?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成长历程,自己追寻的东西,都可以用这四个大梦串联起来。
吴
:横向交叉的。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他却碰到一个良师益友,这个良师益友突然发现他有某项才能,然后他自己才意识到的。良师益友有时候是在先的。像德国就非常重视小学一年级的老师,他们都要找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因为老师可以发现学生的突出才能,然后告诉他,小孩子也会很开心,可以加强培养,一年级老师也会奠定他们喜不喜欢学校。
再说关于寻找终身职业的大梦。有些人从事律师、医生这样的职业,其实并不是他们喜欢,只是因为这个职业赚钱。那可能会有人提醒他们,舱后他们会反思,“这个工作真的是我想要的吗?”他也可能才真正思考并找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一般都是隐含的。
(《青年的四个大梦》吴静吉著/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19.80元)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4-11-26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