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北京大学出版社《寓言中的经济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北京大学出版社《寓言中的经济学》
2005-03-04 16:50:53  来源:  
 
 经济学家要想让大众广泛接受并运用好自己的理论,就要想办法让别人对自己的理论有兴趣,如果连兴趣都没有,自然就谈不上接受和运用。

 后来的经济学家们为这事儿打抱不平时,往往是说罗斯福的经济学素养太差,凯恩斯跟他谈经济学自然是对牛弹琴。这话虽然不无道理,但经济学家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而是弹琴者太迂腐。既然是牛,跟它交流只能哞哞叫,越高雅的琴声越不管用。
 对于凯恩斯而言,如果他能够像帕金斯希望的那样,用通俗的事例来说明问题也许会好很多。可惜的是,他错误地高估了罗斯福的经济学素养,用了数学方法。现代经济学运用数学工具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艰深。其实罗斯福总统的经济学素养比一般老百姓要高出很多,否则,他也不可能推出新政。罗斯福对凯恩斯的说法都是不知所云,要是换成一个普通百姓,可能更加听不懂。
 在经济学家这个圈子里,经济学家为了把经济学理论表述得更加精确,多用一些数学工具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想让自己的理论被大家所接受,就要多用通俗的事例,浅显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之所以能够被罗斯福总统采纳,并不是因为凯恩斯把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普及,而是因为罗斯福总统的经济政策顾问、经济学家特格韦尔能够把凯恩斯的理论用浅白易懂的语言向罗斯福总统讲述出来,为罗斯福总统所接受。如果一开始就换成凯恩斯来与罗斯福交流,会不会有罗斯福新政,恐怕就很难说。
 让普通大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经济学原理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给大家讲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普及效果。寓言反映的是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而人性是共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寓言里也往往包含着现代经济学里一些深奥的道理,无非表达的形式比较简单质朴,而经济学其实是用更精确的方式再现寓言中的道理而已。梁小民教授的新著《寓言中的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通过向读者讲寓言故事,从而阐释经济学道理的普及读物。梁小民教授通过讲述那些家喻户晓的寓言,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现给大家,使读者在阋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掌握一些经济学的理论,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
 比如,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购买力并不差,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产品卖不出去?梁小民教授通过“楚王好细腰”的寓言,阐释了通过名人的示范效应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创造消费需求的道理。这对企业家如何面对消费时尚提供相应的产品,如何把自己的产品通过引导时尚而推销出去都很有启发。针对许多企业盲目聘请海外MBA却达不到理想效果的问题,梁小民教授通过讲述《百喻经》中“显贵公子掌舵”的寓言,提醒招聘人才时不能只注重学历等背景,而是要着重看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免犯把学历当作实践能力的错误。
 正确的经济理论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经济学家要想让大众广泛接受并运用好自己的理论,就要想办法让别人对自己的理论有兴趣,如果连兴趣都没有,自然就谈不上接受和运用。而要让外行人听懂,自然不能采取凯恩斯那样“对牛弹琴”的做法,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而是弹琴的人搞错了对象。像梁小民教授这样,用寓言方式来宣讲经济学的道理,自然不会遭遇凯恩斯那样的尴尬。

 (《寓言中的经济学》梁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8.00元)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5-02-25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