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一山不容“二牛”牛根生与郑俊怀的较量---摘自《蒙牛内幕》北大社出版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一山不容“二牛”牛根生与郑俊怀的较量---摘自《蒙牛内幕》北大社出版
2005-08-16 14:20:52 来源:
牛根生向郑俊怀递交了三次辞呈,前两次被郑俊怀“劝回”。第三次在董事会上递交辞呈,郑俊怀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牛根生说:“那我收回这个辞呈!”牛根生伸手去拿辞呈时,郑俊怀迅速地用手紧紧摁住……郑俊怀:伊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摘自《人力资本》2005年第5期)
在伊利,郑俊怀是伯乐,牛根生是千里马,郑俊怀更多地扮演着战略家的角色,牛根生更多地扮演着实战家的角色。
郑俊怀是个战略家
郑俊怀接手的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 伊利的前身 ,原是一个资产不足50万元、管理混乱、濒临倒闭的“烂摊子”。
1983年,他进厂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最基础的规章制度建设。
1984年,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使利润从原来的l万元增长到10万元。
1985年,率先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牛根生正是在这一制度下脱颖而出的。
1992年,郑俊怀着手进行股份制改革。面对重重封锁,郑俊怀开始破釜沉舟:一是毅然放弃了呼市牧工商副处级的兼职,横下心来“为企业寻找一条真正的出路”。他说:“我这是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任何一条退路。”这在企业家“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当年,实属罕见。二是发动领导班子集体表态:“如果同意改组股份制我们就继续干下去,如果不同意改,我们六个人集体辞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呼和浩特市白音市长下了结论。他说:“在呼市企业界,许多企业向政府要钱,要减税,惟独你们什么也不要,只要政策,只要一个股份制。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所以,市政府决定原则同意回民奶食品总厂改组股份制。”就这样,呼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2月14日,批准回民奶食品总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
如果没走股份制改革这一步,就没有伊利1996年的上市,也就不大可能有中国乳业两强之一的伊利。郑俊怀破釜沉舟推进改革之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杰出企业家的过人胆略!
郑俊怀与牛根生的性格冲突
企业最高领导的职责是什么?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八个字:确定战略,整合资源。老郑在这方面应该说无可挑剔。
牛根生能够大展才华,既是他自我努力的结果,也说明老郑有眼力、敢放手。一个初生牛犊大刀阔斧搞改革,旗下工人(少部分)闹事一直闹到自治区工会,老郑都没有叫停牛根生。
老郑曾经颇为苦恼地说:“没有人才,企业发展不了;企业发展不了,人才又来不了。”他赞赏牛根生的才干,想引进类似的能人,因此,四处求贤,甚至动员过市人大副主任李岳清。
先红始终认为,郑牛冲突,无是无非,完全是一种性格冲突。一个爱走小步,一个喜迈大步,一不留神,“迈大步的”就冲到“走小步的”前面去了。如果时刻警觉,还不致越位;稍一松懈,越位就会在所难免。
有一次,郑俊怀让做一个推广方案,强调要“暴风骤雨地做”。先红做了一个10万元的规划。郑说:“再考虑考虑。”最后,减成了1万元。“暴骤”全无。
另一次,牛根生让做一个广告计划,强调要“大干一场”。先红也做了一个10万元的规划。牛说:“小了。”最后,增成20万元。“大”上加“大”。
1996年,“伊利雪糕走向亚特兰大奥运会”事件营销,100万的合同,牛根生已经签了。等对方过来拿钱的时候,郑总还把先红叫过去:“先红,再合计合计……”
郑俊怀的性格特点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丝不苟”,啥时见了他,都很和气,让人感觉很舒服……像他这样一件事想十八遍的人,今天传说非法贪占了那么多钱财,老实说,先红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这完全不符合郑俊怀的性格。
而牛根生的性格特点就是“敢想,敢干,敢探索”——当年评价深圳速度所用的这三个词,用来描述他再合适不过。如果说郑俊怀的胆量超乎常人,达到了150%,那么,牛根生的胆量,恐怕还得来个“二次方”。
牛根生大概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冲到郑俊怀的前面。1993年,央视拍摄《当代企业家三十六计》,伊利成为入选企业,这一集名叫“上下同欲”。当时,牛分管广告,同意了。正式拍镜头时,剧组想拍牛,牛不出面,就让拍郑俊怀。后来没办法,先红找了一个领导班子集体开会的全景式照片,算是给牛根生“上”了一个镜头。在媒体报道方面,牛有意把自己变成“隐形人”,所以,十年间,消费者“只知有郑,不知有牛”。
但他偶然往前冲,那是性格使然、情境使然。比如有领导来视察时,牛根生掌管的冰淇淋自然是主要的参观对象,而他最熟悉情况,口才又极好,这就难免冲到前面,成为主要发言人与核心交流者。
郑牛分裂,应该说,一是体制问题,二是性格冲突。
“鹿肉烧麦”:一件小事透视性格的另一侧面
“厚德载物”只是牛根生的一个侧面,他还有“兵不厌诈”的另一个侧面。
智斗“电老虎”是他以谋取胜的典型案例,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按下不表。且说一则“鹿肉烧麦”的故事 注:烧麦,内蒙古人喜爱的一种类似蒸饺的食物,皮为优质麦粉加淀粉,馅为羊肉加葱 。
有一对夫妇,南方人,同是郑和牛的朋友。
有一次,这对夫妇要到呼和浩特来。通电话时,提到饮食问题,这对夫妇表示:别的无妨,就是千万别吃内蒙古的羊肉,我们嫌膻……
客人下了飞机,被接到伊利,宾主相见。
吃饭的时候,郑忙,让牛陪客。他把客人径直领到一家烧麦馆。
烧麦端上来的时候,客人问:“这是什么?”
牛答:“鹿肉烧麦。”
客人吃,馅香味美,大饱口福,边吃边赞不绝口:“这鹿肉烧麦就是好吃 ”
第二年,客人又至,牛不在,老郑陪客。客人主动“请缨”,要吃“鹿肉烧麦”。
老郑为难:我们这里只有羊肉烧麦,没有鹿肉烧麦呀
客人:有有有,上次小牛带我们吃的就是“鹿肉烧麦”。
老郑将信将疑,打电话问牛。
牛笑:哪有鹿肉烧麦,鹿是国家保护动物嘛……我领他们吃的就是羊肉烧麦。
这就是牛根生,既按常规出牌,又不按常规出牌。假如你的规矩不合理,我就打破你的规矩重新建立新的规则。
伊利的公司政治
牛根生功劳大,得人心,在员工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特别是牛根生身边的人,总觉得伊利就是牛总一手做大的,赞美之声不绝于口。而牛所领导的人占到伊利员工的80%。结果就有功高盖主之嫌。
在旁人眼里,不知不觉,“狮子”与“羚羊”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郑俊怀耳边听到的“忠告”大概也多起来。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伊利是个干部“能上能下”的公司。在老郑执掌伊利的后十年中,先后大概有十位副手或辞或免,但公司业绩丝毫没受影响,这表明伊利是一个革命性很强的公司,也表明郑俊怀这个灵魂人物收放自如,拥有应对复杂事变的丰富经验。
有人说牛根生离开伊利是不甘久居人下;创建蒙牛后,有人根据他的自我解嘲把他说成是一个“不适合当副总的总裁”。但既接近郑也接近牛的人士却并不这样认为。
今天,郑俊怀出事了,牛根生不愿多作评述,甚至不肯重提那段“草原公案”。无数次,记者们企图撬开他的嘴巴,但他基本都是重复两句话:“草原品牌是一块,蒙牛伊利各一半”;“没有郑大哥的知遇之恩,就没有我牛根生的今天。”
(本文摘自《蒙牛内幕》,孙先红、张治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5年8月10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