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周黎明的好莱坞道道---复旦大学出版社《好莱坞启示录》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周黎明的好莱坞道道---复旦大学出版社《好莱坞启示录》
刘铮
2005-08-25 08:42:47  来源:  
 
 真没想到有一天会给周黎明的书写评论。“周黎明”这个名字一直让我感到羞愧,这要从我的职业说起。我出于对好莱坞电影的喜爱,翻译了一些美国电影的影评,以及关于好莱坞的新闻,后来这种翻译工作成了我的饭碗,有时也靠着日常积累的点滴知识,写一些关于好莱坞运作的小文章。当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脑子里除了会响起“当当当”的钱声,还会响起“周黎明”这个名字。因为这个人是国内给报刊杂志写关于好莱坞电影的通俗文章的第一人,他知识的全面和系统使像我这样的“编译者”感到汗颜。其实周黎明也不是电影学、电影制片之类的专业人士,他的主业是商业研究和媒体报道,因专业原因而能够深入到好莱坞的内部,所以写出的东西既能说到点子上,又不至于陷在其中。

 《好莱坞启示录》是周黎明在各种媒体上发表的关于好莱坞运作的文章汇总,深厚的功力在书中随处可见,就拿他对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好莱坞”这个词的解释为例吧,书中写道:我们常说的“好莱坞”,可以有多种理解。最宽泛的是指美国电影业,包括不同城市、不同规模的电影公司,一般指制作和发行公司;地理概念的“好莱坞”是指大洛杉矶市中的一个镇,山坡上有巨大的“好莱坞”字样,但只有派拉蒙一家主流片商坐落在该市,于是该地理概念也经常被用来泛指整个洛杉矶地区。当地华人称环球影城为好莱坞,很多游客视好莱坞大道为好莱坞,这可能是该词最狭窄的涵义了。

 对于一个从事好莱坞报道很长时间的人来说,读周黎明的书还是能长很多见识,尤其是他所掌握的大量数据。周黎明说事从来不空对空,总能做到用数字说话。比如他对好莱坞电影资金运作过程的描述,就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制作费花了5000万美元,卖了1亿美元的票房,它是不是一举赚了5000万美元呢?通过对发行方、放映商的提成和宣传投入的分析,会发现它还亏了2600万美元。于是作者又娓娓道来,告诉我们电影如何通过电视和碟片赚钱。在谈到拍摄“微型”电影的问题时,他举出了伍迪·艾伦、科波拉、斯科西斯、大卫·林奇、索德伯格等一批大导演的首部作品为例,每一部都有投资的详细数目。

 不过,《好莱坞启示录》并不是为我这样的“准专业”人士写的,它面对的是普通读者。书中多次强调了“色情和暴力并不是好莱坞的摇钱树”,相反,老少咸宜的电影才是最赚钱的。这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但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向普通读者解释这点。

 下面嘛,当然要对这本书进行批评。前面已经说过,周黎明是我们这行(如果算是同行的话)的老大,那么他的书应当就是“行业标准”,问题就出在这里。其实,周黎明的地位相当尴尬,他并不是一个正规的研究者,其工作是向读者普及知识。然而中国并没有正规、系统地研究好莱坞运作模式的学者,这就使周黎明的书不得不起到一部分学术著作的作用,但作为这类著作,《好莱坞启示录》又不够严谨和系统。另外,在好莱坞研究的相关图书并不太多的情况下,周黎明的书放在一堆关于小资电影、欧洲艺术片的书中,显得有些奇怪,这也就怪不得他说起欧洲艺术片败掉了本土电影业的时候,总免不了带有一种气鼓鼓的语气。不过,怪归怪,但这种怪并不是书本身的怪,而是其所处的环境有点怪,书本身还是非常有趣的。——摘自《新京报》2005年7月22日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